第三屆中國國際培育鉆石產業發展與創新大會在廣州番禺召開
羊城晚報訊 記者徐振天、實習記者徐梨梨報道: 培育鉆石,又稱人造鉆石,是指在實驗室、工廠里通過一定的技術與工藝流程制造出來的與天然鉆石外觀、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完全相同的晶體。我國作為培育鉆石生產大國,貢獻了全球培育鉆石一半以上的產量。不過,在面對增量和降價并行挑戰的同時,培育鉆石行業還持續承受著來自行業內部的挑戰和外部的競爭,行業如何應對新變局?是眾多從業者正在努力探尋的重點問題。
8月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培育鉆石產業發展與創新大會在廣州番禺召開。會上,廣州鉆石交易中心與多家校企達成中國培育鉆石產業聯盟戰略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應對市場挑戰,助力我國培育鉆石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舉辦了智庫研討、產業展示交流會、產業大獎評選、培育鉆石珠寶首飾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與會嘉賓圍繞產業發展格局、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新技術進展、品牌建設和市場趨勢分析等前瞻性問題展開深入研討,以多元化的活動形式搭建培育鉆石交易體系與構建培育鉆石產業生態圈,提升廣州鉆石交易中心作為專業化交易和綜合性服務平臺在培育鉆石行業領域的品牌影響力,推動培育鉆石產業的穩定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活動現場,廣州鉆石交易中心就中國培育鉆石產業聯盟戰略合作與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實驗室、河南省培育鉆石交易中心、河南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金福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安徽尤品新材料有限公司、卓爾黃金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與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珠寶學院進行校企戰略合作,旨在匯聚行業內外資源,推動培育鉆石產業研究與檢測、國內外交易、直播宣傳推廣、人才教育孵化等全產業鏈領域進行深度合作,豐富培育鉆石產業綜合服務體系,助力培育鉆石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智庫研討環節,來自國內外的權威嘉賓齊聚一堂,探討了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共生共贏的產業發展格局、培育鉆石行業全球貿易格局與未來方向等內容。
“培育鉆石的崛起是不可逆的趨勢。”行業專家提出,培育鉆石廠商要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成本、開發差異化產品、多元化下游市場等手段創新破局,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應對市場挑戰,實現培育鉆石行業繁榮發展。
此外,大會還舉行了《粉色培育鉆石鑒定與分級》團體標準行業共建啟動儀式。該團體標準旨在解決粉色培育鉆石定級和分級不統一、市場交易行為及定價體系混亂等突出問題,為培育鉆石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廣州市番禺區是全球著名珠寶品牌的集聚地,是我國最大的珠寶首飾生產制造基地,全球30%的珠寶、港澳地區70%的珠寶都產自番禺。
近年來,番禺區充分發揮番禺珠寶產業優勢,全面提升“世界珠寶·番禺智造”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先后出臺區促進珠寶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圍繞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定位,推動沙灣瑰寶小鎮、大羅塘珠寶集聚區、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廣州鉆石交易中心等行業龍頭項目引領產業鏈聯動發展,支持建立設計、新品研發和新品牌孵化中心,強化機器人、鉆石加工、3D打印等領域生產端智能化技術運作。當前,番禺區正積極推動中國國際培育鉆石產業發展與創新大會永久落戶番禺,組團珠寶企業參加中國國際珠寶展、香港珠寶展、中國(廣州)國際美博會等專業展會,為賦能全球培育鉆石產業擦亮“中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