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隆基綠能(601012)、通威股份、TCL中環等光伏頭部企業披露上半年預虧“成績單”,行業利空釋放完畢,多股7月10日股價低開高走迎來反彈。其中,隆基綠能收漲3.04%,公司總市值再度回到千億以上。不過,短暫的股價上漲,仍難掩光伏企業“焦慮”,而光伏企業的難也并不僅僅體現在上市公司方面,IPO市場上鴻禧能源等多家光伏企業也相繼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一面是光伏上市公司巨虧,一面是光伏IPO接連撤單,這也足以體現光伏行業目前面臨的窘境。未來,如何穩健穿越產業周期底部,光伏企業還要積極“出招”。
利空釋放完畢股價反彈
上半年預虧消息披露后,光伏頭部企業業績利空釋放完畢,公司股價開始出現反彈。
7月10日,光伏板塊早盤低開高走,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晶澳科技等個股紛紛沖高翻紅。其中,關注度較高的隆基綠能當日收漲3.04%,股價報3.56元/股,總市值重回千億,約為1028億元。通威股份、TCL中環、晶澳科技則分別收漲2.19%、4.05%、1.42%。
除了上述個股之外,雙良節能也被市場廣泛關注,公司7月10日早盤一度跌停,不過伴隨著板塊拉升,公司股價跌幅縮窄,當日最終收跌5.87%,報4.01元/股,總市值為75.01億元。
7月9日晚間,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等光伏頭部企業集體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均出現大幅預虧。其中,隆基綠能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虧損48億—55億元,而在去年同期公司盈利91.78億元;通威股份則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虧損30億—33億元左右,上年同期公司盈利約132.7億元;TCL中環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虧損29億—32億元,同樣同比轉虧。
實際上,對于上述光伏頭部企業的預虧成績單,市場也早有預期。行業環境來看,光伏行業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問題,光伏產業鏈硅料、硅片以及電池片等主要環節產品價格均出現下跌,這也必然將影響到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等光伏企業的業績。
在上述公司之前,光伏巨頭晶澳科技已在7月5日率先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2億至-8億元。此外,雙良節能、愛旭股份、億晶光電等光伏個股也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均處于預虧狀態。
行業IPO接連撤單
光伏行業的難不僅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方面,行業IPO也出現接連撤單的情況。
7月9日晚間,深交所官網顯示,鴻禧能源IPO撤單,公司沖A告敗。深交所表示,因鴻禧能源、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2024年修訂)》第六十二條,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據了解,鴻禧能源IPO在2023年6月28日獲得受理,當年7月17日進入問詢階段。招股書顯示,鴻禧能源成立于2008年,系一家聚焦于光伏行業的清潔能源服務商,主營業務為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開發建設及服務。
而在鴻禧能源之前,聚成科技、原軾新材、華耀光電、祥邦科技、中潤光能、美晶新材等多家光伏企業已接連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其中潤陽股份關注度最高,公司拿到了注冊批文卻未發行。
據深交所官網,2022年3月,潤陽股份招股書獲得受理,當年4月進入問詢階段,并于當年11月上會獲得通過,2023年6月20日提交注冊后于當年6月29日注冊生效。彼時,證監會在批復文件中提到,同意潤陽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本批復自同意注冊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截至目前,潤陽股份注冊批文已失效,但未發行。
招股書顯示,潤陽股份是行業技術領先的光伏企業。2020—2022年,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5.13億元、4.86億元、20.39億元。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IPO收緊,上市門檻、財務指標也已提高,而光伏行業目前面臨的現狀,讓不少企業盈利能力出現問題,這也是這些企業IPO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淘汰落后產能
當前光伏制造各產業環節發展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對企業的產品技術創新能力、工業制造能力、運營能力、全球化能力等提出全面考驗,迫使產品技術落后、制造方式落后、經營能力落后的企業加速淘汰。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光伏行業已經處于周期底部。
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光伏企業何時有望穿越產業周期底部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市場需求、技術進步、政策變化等。然而,如果光伏企業能夠加強成本控制、提高效率、加強技術創新、制定正確的市場策略并與其他公司合作,他們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穩定度過行業低谷,并最終穿越產業周期底部。不過,這需要企業具備強大的戰略規劃和執行能力,以及對市場和技術的敏銳洞察力。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TCL中環方面表示,2024年6月,公司統計光伏硅片出貨月市占率提升至30%左右;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工業4.0制造方式轉型,加速提升先進產品占比,強化成本領先優勢;在行業N型產品加速迭代背景下,持續提升柔性制造能力,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提升相對競爭力;加快資產周轉效率,優化資金結構,確保公司穩健穿越產業周期底部。隆基綠能方面也表示,面對目前行業激烈的競爭局面,公司在深入研判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堅定圍繞BC技術平臺深入布局,構建基于提升客戶價值的全場景產品矩陣。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公司早在2023年初就有清晰的方向判斷,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籌劃。2024年會是公司非常艱難的一年,也會是行業艱難的一年,但公司憑借BC技術新品的不斷推出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將會在明年率先回到增長軌道。“光伏行業具有強烈的周期屬性和成長屬性,當前行業正步入深度調整階段,市場將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光伏產業每一次出現危機,又再次回到增長通道,本質都是由創新來解決和驅動的。因此,只有創新才能看到繁榮。”鐘寶申表示。
通威股份方面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聚焦經營主業,持續提質增效。公司以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為雙主業,已成為世界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龍頭企業。
弘陽太陽能創始人劉繼茂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未來光伏企業決勝的關鍵可能在于三個方面,首先,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是關鍵。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公司需要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潤率。其次,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也是關鍵。公司需要不斷研發新的技術和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提高競爭力。此外,公司的戰略規劃和市場策略也是關鍵。公司需要制定正確的市場策略,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壓力。
供需錯配導致產業鏈競爭加劇,終端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是多家光伏企業深陷“虧損”泥潭的誘因。而針對目前光伏制造行業的“內卷”現狀,促進行業有序競爭的“頂層設計”已在路上。7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公開征求對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及公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