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光伏科技副總經理于大鵬接受采訪。
分布式光伏正在成為光伏新增裝機量的主力軍,戶用和工商業兩種應用場景都已經顯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2024SNEC展上,各種分布式光伏產品應接不暇,針對用戶需求,企業也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TCL光伏科技在戶用光伏和工商業光伏領域都推出了新產品、新模式,如工商業光伏新增了儲能投資和解決方案。而與此同時,光伏企業也不得不面對激烈的競爭。
《華夏時報》記者在展會期間對TCL光伏科技副總經理于大鵬進行了專訪,他認為,“卷”是商業的本質和充分競爭的體現,企業要做的一是練好內功,二是開拓海外市場。以下是全部內容:
《華夏時報》:今年SNEC光伏展上,TCL光伏科技帶來哪些核心業務和新產品?
于大鵬:今年我們展示了4項的核心業務。戶用光伏板塊,我們重點推出了華陽樓、嶺南風等光伏與建筑一體化結合的產品,既讓客戶感受到了光伏帶來的好處,同時又幫助客戶在房型結構上增加了一層美觀的結構,比如陽光房等等。針對于目前市場上的痛點,比如接入和消納的問題,我們推出了整村匯流的解決方案。另外,針對于現在比較熱門的別墅光儲充一體的解決方案,這是在戶用方面的我們帶來的產品。
在工商業光伏板塊,我們除了傳統的工商業光伏解決方案外,今年又增加了工商業光伏的儲能投資和解決方案,以及全額上網的“金屋頂”解決方案。針對大型的國家級產業園園區,我們構建了“源網荷處”的解決方案。
在海外板塊,我們除了光伏+儲能+充電樁以外,又增加了 TCL的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的整體別墅解決方案。
最后一個是我們新增的核心業務,就是運維解決方案。未來隨著光伏電站的越來越多,運維的管理對于電站的后期的高效管理是非常大的挑戰,所以我們運維所有系統,推出巡天解決方案,包括無人機運維、無人機器人的運維等等,這是我們在本次展會的重點。
《華夏時報》:面對工商業光伏復雜的應用場景,TCL光伏科技有什么解決方案?
于大鵬:工商業光伏的復雜場景一直是比較困擾大家的情況,因為每個企業業主的需求不一樣,企業的房型的結構不一樣,企業的用電的需求不一樣,所以就導致每個項目都需要有一個獨立的解決方案。
我們把工商業分為了幾個核心的模式:第一個是根據業主的不同需求,我們推出了 EMC就是能源管理的方式,就是我們來投資,讓業主享受到優惠的電費,幫助業主降本增效。針對耗能不高的企業,我們推出了全額上網租賃的模式,也是幫助業主把這種閑置的屋頂利用起來。另外我們發現很多業主希望參與到電站的管理中來,所以我們也推出了合資共建的模式。針對業主希望持有電站資產的需求,我們也推出了EMC+F的金融模式,幫助業主融資。
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我們制定了標準化體系。比如彩鋼瓦屋頂、光伏車棚、光伏連廊,柔性屋頂跨度比較大,針對的是污水處理廠、大型機場等等。針對這些場景,我們已經推出了標準化、模塊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從設計庫里直接調取。
《華夏時報》:公司怎樣在全產業鏈上打造差異化?
于大鵬:從TCL光伏科技角度來講,打造全產業鏈是整個集團最重要的一環。
在2019年我們和中環全面合作,從那時全面進軍光伏行業。 TCL中環是全面圍繞研發制造端口來做,在2021年的年底,公司提出了產銷脫離的戰略方向,所以 TCL光伏科技是站在兩個巨人的肩膀上,一個是TCL集團原有的渠道管理模式、物流倉儲技術和資金模式,同時也有TCL、中環這種光伏材料頭部企業的支撐。
目前,從硅料到拉晶,從切片到電池,再到組件,以及電站的投資運營管理,TCL已經布局了全產業鏈,這也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最為關注的一點。除了可以保證我們自己的產品品質,同時也降低了我們的度電成本,這是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華夏時報》:本次展會上,TCL光伏科技把海外市場作為重點展現的核心業務之一,那么公司怎樣開拓海外市場?
于大鵬:TCL的戰略里面有句話叫“出海不是選項,是必選項”,TCL光伏科技雖然成立的比較晚,但在企業創立的時候就同步的在做海外市場。目前我們在德國、波蘭、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已經開始了相關展業。這一是得益于TCL在海外的強大影響力,二是得益于我們在海外的渠道能力。目前我們在海外的展業的情況也是從光伏、充電樁、儲能、熱泵“四位一體”的解決方案。
整個TCL都在積極布局海外,我們生產基地一共32個,其中海外就有16個,其實我們在海外的布局產業很多,比如歐洲的波蘭,北美的墨西哥,都有一些產業的布局。
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我們一是加強自身對于海外建設的能力,二是做好產品,我認為只有好的產品才能真正解決用戶的需求。
《華夏時報》:目前國內光伏競爭比較激烈,你認為企業應該怎樣尋求突破?
于大鵬:我相信這是很多的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戰略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入手:第一是練好內功,企業的商業模式、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應用創新,這是都是內功,要加強自己的內功建設,來應對市場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升級迭代;第二是要出海,這也是我上面所講的。其實“卷”只能說它是回歸到商業的本質,我覺得還是要有充分的競爭狀態,才能給市場最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