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記者走進柘城縣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一幅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的“三化”融合新圖景展現眼前。
近年來,“鉆石之都”柘城縣支持企業實施“生產換線”“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等三大改造,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廣應用,再造產業新優勢。
攻克新技術 打造新平臺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量鉆石”)的寶晶新材料智能化工廠,一排排大型六面頂壓機轟轟作響,甚是壯觀。
“我們現在是24小時生產,在模擬火山爆發條件下,持續恒溫恒壓10小時以上才能合成鉆石。”力量鉆石相關負責人陳亞楠說,從鉆石微粉到培育鉆石,科技創新是核心,公司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知識產權1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先后承擔省重大科技專項3項,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2項。
力量鉆石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研發的多項專利填補國內空白,其中,“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種異型八面體金剛石技術”不僅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還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近年來,柘城縣構建“企業+政府+協會+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研發平臺,先后建成高新技術企業2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制造業第六批單項冠軍產品1個,擁有專利901項。培育國家綠色工廠1家、省級智能化工廠1家、省級智能化車間1個,推動超硬材料產業由“工具時代”進入“功能時代”。
培育新裝備 競逐新賽道
惠豐鉆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豐鉆石”)是一家專注于高品級金剛石微粉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的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該公司的人造單晶金剛石微粉被工信部確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近十年來,惠豐鉆石聚焦金剛石微粉“切磨拋”和“新型功能材料”的應用,已實現50納米金剛石微粉的工業化批量生產,破解了20納米級微粉量產技術難題,實現了國產替代。在超硬材料行業,惠豐鉆石參與了“超硬磨料人造金剛石微粉”國家標準的起草,綜合實力居國內金剛石微粉行業第一方陣。
“科技創新是我們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從剛開始做金剛砂模塊,到金剛石線鋸,而后轉入高端市場,包括我們新研發的泡沫金剛石系列,就是我們與大學、研究所合作的專利產品。”惠豐鉆石副總經理鮑思瑋介紹。
如今,柘城縣擁有超硬材料產業企業120余家,其中主板上市企業2家。金剛石微粉的年產量占全國的90%,年產金剛石單晶60億克拉、金剛石微粉150億克拉、培育鉆石毛坯及加工銷售600萬克拉。該縣已構建起年產值超200億元的金剛石產業集群,被科技部評為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未來,柘城縣將重點發展培育鉆石、金剛石制品,支持企業革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推動金剛石向半導體、尖端醫療、航空航天等功能性用途拓展,使柘城超硬材料產業挺進中高端。”柘城縣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孫若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