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加強技術創新,自主研發的礦渣超細粉磨技術裝備,于3月18日在南京順利通過了由江蘇省科技廳組織的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會上,與會專家嚴格審查了有關產品技術資料,觀看了產品實物錄象,聽取了產品研制工作報告后,一致認為,科行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礦渣超細粉磨技術及裝備為國內外首創,能替代進口,并有望打破國外技術裝備在礦渣粉磨中的壟斷地位,其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至此,加上科行公司原有的高效二次風選粉機、離線脈沖袋式除塵器、K型內循環選粉機、磚混結構袋式除塵器,該公司已有5項技術裝備通過江蘇省科技成果鑒定。
據了解,我國工業廢棄物排放總量已達10多億噸,2005年僅冶金行業產生的廢渣就達2億噸,除了建材行業已消納利用的外,還有近億噸的廢渣,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嚴重污染環境。這些經過高溫的工業廢渣蘊藏著大量的潛能,如能通過處理,改善或改變其理化性能指標變成性能優越的工業添加劑或摻合物將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目前國內外處理礦渣的工藝仍停留在立磨、輥壓機、球磨機的水平上,存在投入大、電耗高。科行的礦渣超細粉磨技術立足于系統集成創新,從整個礦渣粉磨生產線出發,將高效拖動技術、料層擠壓粉碎技術、風掃烘干技術、內循環超細分級技術、顆粒級配與微觀形貌調整技術、系統在線控制技術及集中除塵技術等多項相關先進技術有機結合,優化集成,開發出的成套新型技術與設備,形成投資低、高效、低耗的礦渣超細粉制備系統,在礦渣資源化再利用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能有效解決粉磨前期、后續過程中的原料水分大、選粉精度低、系統能耗高、成品質量低、調控不便、二次污染等問題。該項技術目前擁有15項國家專利,同時獲得2004年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和2005年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科行公司的礦渣超細粉磨技術的核心為礦渣臥輥磨單獨粉磨工藝技術。該粉磨的工藝技術特點有:①系統采用自主創新的臥輥磨技術,可代替輥壓機和立磨、管磨,粉磨電耗下降30%以上;②主機設備性能穩定,結構緊湊,投資可大幅度下降;③均勻的料床和球化結構設計,粉磨效率高,產品比表 ≥400m2/kg;④獨特的風掃烘干和在磨內自循環技術,出磨成品含量大,單機產量高;⑤產品顆粒形貌好,大幅度提高成品利用率和價值。
江蘇省科技廳、鹽城市科技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濟南大學、鹽城工學院、江蘇省環科院、牡丹江水泥集團、武鋼華新水泥公司、鹽城市水泥粉磨研究所等單位30余名專家和領導參加了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