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超硬材料制品產業市場窗口期,近年來,光山縣以落地建設平煤神馬光山新材料產業園為主抓手,深耕“人造金剛石—金剛石微粉—金剛切割線—超硬磨料—復合刀具”等高精尖市場,著力打造人造金剛石、人工培育鉆石制品雙鏈嵌合的產業生態。目前,該縣已招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6個,推出細分產品線3類,年產值約8億元、利稅1.5億元,力爭五年內建成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平煤神馬光山新材料產業園 向宣垣 攝】
“點穴式”謀篇布局,筑牢產業發展根基
搶抓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豫東南高新區建設的戰略契機,光山縣錨定重點龍頭企業,建設專業園區,推動超硬材料產業起步成勢。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雙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引龍頭、建基地、延鏈條、成集群”發展思路,實施招大引強、園區建設、補短拉長、優化服務四項攻堅行動。
巧打“退城進園”“騰籠引鳳”兩張牌,光山縣與平煤神馬集團深度合作,盤活平煤神馬集團旗下停產企業光山化工廠433畝閑置土地,釋放城區建設空間,籌集園區建設資金4.05億元。計劃總投資51億元,分三期建設1100畝的平煤神馬光山新材料產業園,作為平煤神馬集團“131”空間規劃和“133”產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豫東南地區新材料產業戰略布局的主要組成部分、光山縣工業強縣戰略的支柱產業園區。
推動惠企政策落地,光山縣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光山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超硬材料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項目用地、供電、廠房、稅收、招工、子女入學、管理人員個稅返還等7個方面給予激勵支持,促進產業發展壯大。其中,項目用地價格由每畝20萬元降至6萬元,出讓費全部免除,減少產業園建設投資5000余萬元。
“鏈條式”產業集聚,鍛造補鏈強鏈實力
圍繞“做精管理鏈、做強產業鏈、做優創新鏈、做大價值鏈”,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研支持,不斷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
打好“招商牌”,精準繪制超硬材料產業鏈“圖譜”,梳理產業鏈上中下游關鍵企業,重點招引關聯性強、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實現產業集聚發展。目前,已招引落地上游企業信陽恒達公司生產葉蠟石、中游企業遼寧營口機械設備公司生產機械加工設備、下游企業香港光耀鉆石公司生產培育鉆石深加工,累計總投資21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4億元。
畫好“項目圖”,逐項目成立服務專班,明確包聯責任人,建立問題和需求臺賬,納入縣聯合督查室督查臺賬,每周定期跟蹤調度,確保項目順利建設、如期投產。目前,占地246畝的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年產600萬千米超精細金剛石切割線、年產12億克拉高品級人造金剛石和超細鋼線項目已先后投產,年產80萬克拉培育鉆石項目正在試產,1000萬千米的超細金剛石切割線項目設備已入場;二期年產100萬克拉CVD金剛石功能材料項目已于今年10月正式開工;三期年產24億克拉人造金剛石項目將于今年12月底開工建設。
攻堅“科研關”,投資4億元建設平煤神馬光山碳材料全流程實驗室,安裝200臺大腔體微波等離子氣相沉積(MPCVD)設備及晶圓級基片加工生產線,開發2~3英寸電子器件級大面積金剛石單晶,研發生產6~50克拉寶石級別單晶金剛石顆粒,實現超硬材料產品、工藝從室內實驗到工程應用全過程實驗,助推原有超精細金剛石生產線整體升級。
“保姆式”服務保障,助推企業行穩致遠
加大土地供給、金融支持、人才培養和配套設施保障力度,推動超硬材料產業跨越式發展。光山縣強化用地保障“拼速度”,組織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要事快辦、簡化手續,協同打通土地收儲、供地出讓、建設規劃、環評許可等環節,對5個征收地塊拔點攻堅,提前兌付征收補償773.04萬元,實現產業園一期“拿地即開工、開工即加速、竣工即投產”67天完成的“光山速度”。目前,產業園二期項目用地259.37畝、三期項目用地118畝,已全部完成征收。
做活金融活水“潤實體”,該縣健全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機構,開發特色金融產品,中國銀行、中原銀行針對園區共享儲能電站項目授信2.5億元,用于5G基站專用超薄基膜、新能源汽車電容等鏈上項目建設。同時,在政府定價、融資擔保、稅收減免等方面實行優惠,出資7700萬元建設廠房2萬平方米、“雙回路”供電電路5.6公里,退還企業稅款1100余萬元。
跟進配套服務“保需求”,光山縣全方位保障項目建設推進中水、電、氣、路等生產要素,鋪設雨污管網1.1公里,解決廠區臨路兩側非機動車及機動車停車位等配套服務問題46件,提供專業政策指導服務129項,確保項目落得快、發展好。目前,正在推進100MW—200MHh獨立共享儲能電站建設,征地籌建方樓110kV電站,規劃35kV電源進廠區,努力為企業用電安上“雙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