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亞金融投資株式會社研究員Yoon Jae-seong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曉星先進材料正在全力加速碳纖維擴產的計劃。根據新的規劃,曉星將實現1.4萬噸/年碳纖維產能的目標從2025年提前至2024年,將于2023年二季度、2024年一季度和2024年二季度分別實現9千噸/年、1.15萬噸/年和1.4萬噸/年的階段性目標。
“到2025年,曉星有望實現碳纖維總產能1.65萬噸/年。” Yoon Jae-seong解釋說,“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大量的在手訂單足以保證新增產能的銷路。”
中國光伏產業提升碳纖維利潤增速
Yoon Jae-seong介紹說,除高壓儲氫/儲氣容器領域多年的穩健增長外,作為陶瓷的替代材料,曉星碳纖維也越來越多地用于光伏產業用多晶硅鑄錠爐的生產。
數據顯示,中國的多晶硅產能已于2022年達到85萬噸/年,并將于2023年達到134萬噸/年,2024年突破191萬噸/年。碳纖維在中國光伏產業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Yoon Jae-seong補充道:“就光伏產業鏈而言,多晶硅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但碳纖維企業的競爭度相對較低,因而利潤水平更有保障。與2022年相比,碳纖維的營業利潤有望提升2倍,利潤占比將從2022年的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8%。”
T1000級碳纖維更具競爭力
“根據國家的長期戰略規劃,碳纖維在航天和國防領域也具備較大的應用前景。”Yoon Jae-seong預測,“得以進入該市場的T1000級碳纖維,其售價至少是通用級碳纖維的10倍。”
“當前,具備T1000級碳纖維生產能力的企業鳳毛麟角,這使得曉星先進材料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 “面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公司擴大市場份額的愿景,韓國曉星超額完成2028年2.4萬噸碳纖維產能原定目標并非沒有可能。”
“十年8.2億美元”戰略計劃
2019年,曉星公布了“十年8.2億美元”的戰略規劃,根據公司計劃,將于2028年之前新建9條碳纖維生產線,總產能達到2.4萬噸/年,屆時成為全球第3大碳纖維生產企業,占據全球10%的市場份額。該計劃將耗資1萬億韓元,約合8.25億美元。
2021年,曉星宣布將投資758億韓元,在韓國全羅北道全州的工廠擴建碳纖維生產線。到2022年7月竣工投產時,公司的碳纖維年產能將達到6500噸/年。
2022年3月,曉星先進材料宣布投資3850萬美元在全州基地新建第四條PAN基碳纖維生產線,新增產能2500噸/年。新生產線預計將于2023年4月建成投產,屆時將使公司的碳纖維總產能達到每年9000噸。
曉星集團計劃到2028年斥資1萬億韓元(約52.5億元)將曉星的碳纖維年產規模擴大至2.4萬噸/年。擴建完成后,該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廠商,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達10%。
2022年11月,在徐州第二十五屆投資洽談會綜合投資推介會上,曉星集團在新沂市投資的碳纖維新材料項目簽約。投資6億美元的韓國曉星碳纖維是徐州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外資項目。項目計劃建設24600噸/年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