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收盤,包括銅、鋁、鋅、鎳、鉛等在內的多個工業金屬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自二季度以來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引發投資者普遍關注。
截至7月4日收盤,月內鎳價跌幅最大達23.53%,后續依次為銅價下跌17.27%,鋁價下跌16.5%,鋅價下跌14.95%,鉛價下跌4.58%。
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國內主要工業金屬商品期貨價格二季度以來持續下跌的因素,主要與經濟預期關系密切。
葉銀丹介紹,海外方面,目前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制造業開始走弱,投資者愈發擔憂工業金屬的前景。在通脹升溫、美聯儲加息以及地緣局勢的影響下,美國、歐洲等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工業活動大幅放緩。例如美國6月份Markit制造業PMI為52.4,創23個月以來新低,歐洲制造業PMI為52,降至22個月來新低,市場悲觀預期進一步加重。國內方面,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工業金屬需求受到短期沖擊,加大價格回落的壓力。
“預計下半年工業金屬價格有望得到一定支撐。”葉銀丹表示,下半年全球滯脹形勢更加嚴峻,根據歷史經驗來看,滯脹時期工業金屬有望獲得一定的上行力量支撐。國內市場方面,隨著疫情進一步緩解,伴隨著頻出的利好政策,下半年工業金屬的消費有望迎來觸底反彈。
事實上,上半年我國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及工具,為下半年經濟增長打下了基礎。
6月30日,國常會確定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5月31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發布,要求切實把二季度經濟穩住,努力使下半年發展有好的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信期貨認為,國際市場方面,6月份最極端的沖擊已經過去。同時,國內下半年穩增長預期繼續好轉,監管要求地方政府遞交第三批專項債項目,政府積極通過基建穩定經濟,這對改善宏觀面預期有幫助,預計有色金屬價格整體將震蕩止跌。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國內角度來說,下半年國內經濟形勢會有相對比較快速的反彈,隨著市場信心以及消費生產的恢復,工業金屬等大宗商品需求會持續旺盛。
王鵬介紹,上半年受疫情以及國際局勢影響,我國部分制造業以及物流等行業的運轉受到了壓制。從二季度末開始,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經濟生產快速恢復,市場信心也在持續增強,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穩經濟、促發展相關政策,對于穩定市場信心、推動行業運轉、擴大內需、擴大投資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較為明顯。
“不過,下半年有色金屬價格能不能回升還要看國際市場情況。比如全球通脹能否緩解,市場預期能否轉為樂觀,國際市場工業金屬價格能否有所回調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國內市場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王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