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目前人工培育鉆石跟天然鉆石一樣,其成分為純碳,由碳原子以四價鍵連接,是最硬的物質。一直以來鉆石都被稱為永恒之石,那你知道鉆石目前都有哪幾種切割形狀嗎?本文整理了10種切割形狀,你知道的有幾種呢?
圓形鉆石是目前為止最普遍的,也是最受歡迎的形狀,這種琢型共有58個切面,這些切面可以讓鉆石反射更多光線,更加突出鉆石的火彩,讓鉆石看起來更大,更閃爍。被稱為最閃耀及最具火彩的切割方式。頂部的平面稱為臺面,直徑最大的部位為腰圍,腰圍以上為冠部,腰圍以下為亭部。它在平衡切工、顏色和凈度方面也會讓你有更多靈活性,火彩漂亮多樣最為吸引人。
橢圓形鉆石線條柔和,擁有亮眼的閃爍度,有著很強的火彩,延伸出的形狀使其擁有個性化特征。這種鉆石切割可以保留鉆石較高的質量,其原石留存率可達到50%至60%,適合長形八面體的原石。切工主要考慮長寬比的要求,長度和寬度之比在1.33:1~1.66:1之間。橢圓形切割方式是經過改良的圓形切割,這種切割方式同樣有很多切面,火彩十分突出,瑕疵也不太明顯。
源于祖母綠寶石結構的祖母綠切割法,常常以階梯形狀呈現,大面積的切割不僅能把寶石的光澤完全反射,更能展現獨樹一幟的方形魅力。祖母綠形切工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鉆石的方形外腰圍。外形呈矩形,具有對稱特質,令光線更容易折射。
使用祖母綠切工的寶石,由于這種形狀的鉆石切面較少,在鉆石火彩上體現效果要差一些,而且一點點小小的瑕疵都可能被暴露出來,較難遮眼包裹體,這種切割適合凈度較高、長方形、邊角略帶破損或包裹體的寶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達60%至70%。其長寬比例在1.30和1.40之間。 一般祖母綠形鉆戒,不需要太過復雜的鑲嵌方式,簡簡單單一枚鉆石就已經很美了。碧昂斯18 克拉的婚戒就是祖母綠形的。
公主方形鉆石是最受歡迎的非圓形鉆,采用明亮型切割并留有鋒利的未雕琢的尖角。此種切割方法采用垂直方向的冠部和亭部替代了階梯型水平刻面,理想長寬比為1:1。方形切工可多樣化,但普遍冠部較淺,臺面較大,亭部較深。此種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尖角處和亭部刻面產生的亮度和閃爍降低了包裹體的可見度,也稍“提高”了寶石的顏色級別,并且同樣重量的方形切工寶石與圓形切工寶石相比,外形顯得要大許多。
公主方形是一種經典華麗的切工方式,受歡迎程度僅次于圓形!這種方形切割很受女生喜歡,光聽名字就好浪漫。
橄欖形明亮式切割鉆石又稱馬眼鉆,兩端瘦窄的切割線條,將鉆石的光芒凝聚至極,切工主要考慮長寬比的要求,一般長寬比在1.75:1-2.25:1為最好,這種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較低,其特色在兩端尖角處,此處的包裹體能夠被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處的閃亮度極高。
心形鉆石是浪漫愛情的象征符號,也是最難切磨、最費料的切割形狀。心形鉆石外形以對稱的兩個形狀飽滿的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組成,似心形。理想長寬比為1:1,左右要對稱,兩肩要圓潤,下端的尖形須呈削尖狀,尖底的位置應在近三角外形的幾何中心,臺面大小應稍小,冠底角應接近圓鉆Excellent切工,整個鉆石的光彩應均勻、閃爍。心形切工寶石全深較淺,適合形狀不規則且整體較扁的寶石原石,原處凹槽位置的包裹體可以被剔除,以提高寶石凈度,它的亭部與圓形鉆石相似,因此也具有迷人的火彩效果。但此種切工原石留存率較低。
梨形鉆石又稱為水滴形鉆石。長度和寬度之比應在1.50:1-1.75:1,被普遍認為是最合意的形狀。梨形切割揉合了橢圓與馬眼的特點,線條更顯柔和,有一個圓形端和一個尖端,優雅靈動,柔情似水。
墊型切工有58個切面,是現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墊型切工流傳于19世紀至20世紀,是經過多次發展和改良形成的切割方式。具有圓角并且擁有較大刻面。看起來像個靠枕也被稱為枕形切工。由于邊角被切割成類圓形,看起來比公主方鉆要柔和,沒有了硬朗的邊角,就很受浪漫女性的喜愛了。
赫本在《蒂芙尼早餐》里的黃鉆就是墊形切割,墊形也是比較適合大克拉的一類切割方式。
雷迪恩形是一種火彩最強的花式混合切工,擁有70個切面,能夠最大化體現鉆石對光線的顏色折射效果。因此雷迪恩形切割是除了圓形切割方式之外,最能夠展示鉆石火彩和閃爍度的鉆石切割方式。既是公主方和墊形的完美的結合,又綜合祖母綠切工的外形和圓形切工明亮度,兼顧了祖母綠切工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狀和圓形亮度,這種形狀的鉆石光彩更多。
許多人會把阿斯切形鉆石當作是方形祖母綠形鉆石!兩者長得確實很像,一般人很難分辨清楚。相比方形祖母綠形的切割方式,擁有阿斯切形切割工藝的鉆石,通常臺面要小一些,側部刻面更大,火彩要更好一些。由于阿斯切形切割方式擁有專利,因此這種切割方式要貴不少。這種美麗而又獨特的寶石切工是皇家切割工藝,與祖母綠形幾乎相同,區別在于阿斯切是正方形的。這種切工擁有如同祖母綠琢形一樣被切磨成長方形刻面的亭部,同樣也會讓寶石內部的內含物變得更顯眼,所以一般只有品質好的寶石才會切割成阿斯切形。
阿斯切形切工,讓鉆石內里看起來就像是迷宮的入口,像“鏡廳”一樣華麗,可以折射出璀璨迷人的光芒,這種切割,對鉆石色澤凈度要求也非常高。
鉆石的切工有兩方面考量:第一,盡量多的保留鉆石的重量,提高原石的利用率;第二,盡可能多的體現鉆石的火彩,讓每一顆鉆石展示其最美的姿態。因為鉆石原石的形狀千奇百怪,不可能都按照統一的形狀來切割,因此就誕生了公主方、祖母綠、水滴、馬眼、橢圓、墊型等等切工,也使得每一顆鉆石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么,這么多的鉆石形狀,你最喜歡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