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丹陽市超硬材料工具產業高質量邁向新高,不斷提升該產業內外市場競爭力,以達到“做強鏈條、做強產業、做強特色”之目的,5月30日上午由經發局牽頭并組織相關經濟職能部門,開發區及丹北鎮以及五金工具重點骨干企業,包括天工、飛達、鋒泰、華昌、漢森、江蘇金元素、友美工具等,舉行五金工具產業鏈推進座談會。
會上,丹陽市超硬材料工具商會秘書處負責人、黨建指導員張建林首先介紹了丹陽市超硬材料現階段發展狀況,當前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發展思考。他說:丹陽五金工具產業起步于80年代,成長于90年代,快速發展于21世紀。截至目前,全產業鏈累計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企業接近500余家,這500余家制造企業主要分布在開發區及丹北鎮兩大板塊。其中開發區板塊大概達到300家企業左右,主要以生產金剛石、合金鋸片及磨輪,而丹北鎮主要生產以生產麻花鉆、金剛石、合金鋸片為主。經過40余年的打拼,丹陽超硬材料工具在國內外地位突出,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中金剛石、合金鋸片占全國市場超過60%,麻花鉆產能占全國出口80%以上。目前,無論金剛石鋸片還是麻花鉆特種工具,均以外貿出口為主,在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影響力。值得欣慰的是,特別是丹陽的金剛石鋸片從80年代起步至今,每年都超過10%的速度遞增,尤其是在2021年,全行業在遭受新冠疫情、材料漲價、國際競爭加劇等不利背景下,仍然上升20%以上,去年全行業完成7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達到3.39億美元,增長38%,今年1—4月份完成進出口1.16億美元,增長15%。這一不凡業績應該有充足的理由印證丹陽鋸片、丹陽鉆頭都是一個充滿市場競爭力、國際競爭力的朝陽產業和新型產業。
在介紹今年超硬材料產業發展所遇到的瓶頸,他著重就三大沖擊、四大挑戰作了剖析:一是俄、烏軍事沖突爆發和升級,導致全行業出口迅速下滑。這幾年丹陽市金剛石及麻花鉆出口歐盟之所以增長攀升,主要因素是俄羅斯、烏克蘭兩大主體進口丹陽鋸片、鉆頭總量提升,隨著今年4月份兩國軍事沖突爆發和升級,進入5、6月份已全面下滑,現在兩國沖擊何時停戰議和,恢復重建,一切都不得而知。在這一變數,所造成丹陽市超硬材料出口下滑,跌幅超過了10%以上。二是上海疫情爆發導致五金工具出口受阻。這2個月來對丹陽工具所造成的損失不可低估,4—5月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是所有企業不可回避的難點,而原材料成本上漲出乎人的想象。據調查,原先一個貨柜從上海出關,運費只要2500元左右,而現在已上漲到8000元到1萬元左右,這一價格暴漲是所有企業所承受不了的。目前疫情雖好轉,但整體恢復還需一個較長的過程。這是企業當前最棘手的難點之一。三是原材料的肆意漲價已攪亂了正常的秩序。去年以來有色金屬普遍上漲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了30%以上,而今年對金剛石鋸片產業來講,金剛石原材料多次調價,且上調了60%,事實上已壓得生產企業喘不過氣來,難以維之,金剛石原材料對丹陽企業來講,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核心材料,因為這種原材料目前只集中掌握在河南五六家生產廠家,當下隨著原材料市場上壟斷性漲價行為常態出現,對丹陽市企業來講是苦不堪言,不可承受,因此加快解決丹陽地區金剛石原材料生產已到了重要關口,在遭遇三大沖擊同時,目前全行業四大挑戰也不可低估,一是貿易戰。隨著美國打壓金剛石工具進口力度不減,關稅不降;二是價格戰。原材料持續動蕩致使企業營收下滑;三是消耗戰。行業內冒牌頂替,低價競銷,損壞了產業秩序;四是攻堅戰。智能化、自動化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仍需努力。
針對當前全產業鏈所面臨諸多挑戰接踵而至,當下全面提增產業發展信心刻不容緩,面對產業未來高質量發展,他建議五金工具產業核心區的開發區和丹北鎮需要從幾個方面順勢而為,一是要進一步推動“兩化融合”。當前對超硬材料來講,大力推行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至關重要,建議市經發局、商務局在培育產業、提檔升級和制定政策上作出適當傾斜,這幾年全行業雖在自動化發展上作了探索,開辟了新路,但從全產業鏈層面講,力度不大,動力不足,還需要通過政策杠桿系統性加以扎實推進。二是要進一步完善產業鏈體系。丹陽金剛石原材料受制于材料供應商的打壓和卡脖子這一現象十分突出,面對丹陽市500家制造企業,我們千萬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需要作大膽探索,開辟新路。最近,浙江蕭山投資30億元新建了金剛石項目,并克服了環評、治污等相關難點,年底將投產,對于這個項目蕭山能上,肯定丹陽也能上。因此,為確保這個產業持續做強做大,建議成立五金工具產業發展調研組深入到這些地區走一走,看一看,盡快掌握新上這一項目成功經驗和做法,找到克難制勝的金鑰匙,為我所用。三是要進一步啟動展覽經濟。丹陽工具、汽配、眼鏡、地板等多個產業都具備辦展覽的條件,建議可借助眼鏡小鎮正在建設中展示中心,可把會展帶動這個服務貿易持續做強做大。周邊地區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展覽經濟是成本小、影響大、效果好的新模式,因為丹陽雄厚的產業支撐,只要依托國家級行業商協會并與之全面接軌,就完全可以把會展經濟進一步做強做大,且做出效益。四是要進一步支持電子商務。現在廣交會已停辦多年,上海五金、汽配等展覽也受到影響。這幾年丹陽外貿出口之所以平穩向好,原因是許多企業憑借互聯網電商交易擴業務、增訂單、穩市場。因此,當下建議政府財政制定新政,強化投入,進一步支持電商規模不斷升溫,并以新手段推動電商交易再上新水平。
座談中,商會常務副會長朱曉宏、蔣武峰、邱洪波以及江蘇鋒泰、友美工具等企業負責人就項目審批、環境監管、達標排放、物流配置、勞資糾紛以及影響行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等諸多問題發表意見和建議,迫切要求市政府相關經濟職能部門深度調研,牢牢抓好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并結合中央紓困幫扶新政,充分利用政策杠桿,抓調研、破瓶頸、解難點,全力推動超硬材料工具特色產業持續做強做大。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杭春云在會上作出重要講話。他強調:五金工具產業是丹陽的優勢產業,也是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這些年在新冠疫情、材料漲價、境外軍事紛爭等不利影響下仍然出口超穩,這充分表明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產業。今天之所以召集大家舉行產業鏈發展座談會,主要目的是總結經驗、分析態勢、面向未來。因此,在新的發展征程上,我們要按照“做大產業、做強特色、唱響品牌”這一要求,全力推動五金工具產業高質量發展快步先行。對于大家集中反映的問題和建議,他表示:全面提升丹陽五金工具產業綜合競爭力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的矛盾和問題雖然突出,但我們的發展步伐、發展信心絕不能減,面對企業的呼聲和訴求,我們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做什么”這個定位優先化解,要集中精力做好補鏈、強鏈、擴鏈等工作,特別對企業提出的痛點問題要切實制定解決方案,并要責任再壓實,做到動力再提增,行動再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