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們熟悉了‘科技貸’,沒想到的是,現在連投保的保險也能得到省科技廳20萬元補貼!”5月24日,河南大張過濾設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張高舉興奮的告訴記者。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2022年度省“科技貸”業務貸款貼息獎補資金和“科技保險”保費補貼正在陸續撥付。
“這是我省‘科技貸’貸款貼息獎補和‘科技保險’補貼政策首次聯袂發力。”省科技廳科技企業與現代服務業科技處負責人表示,此舉是深入貫徹落實“十大戰略”重大部署和省科創委會議精神,進一步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有效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重大科技創新舉措。
補貼“科技貸”,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從2016年起,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合作銀行推出“科技貸”業務,政府與銀行共擔風險,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因抵押物少而貸款難的困擾。經過5年多的探索實踐,我省“科技貸”業務用2.4億元的科技信貸準備金,累計撬動銀行發放“科技貸”貸款85.47億元,較好地支持了中小微科技企業的信用貸款融資需求。
此次推出“科技貸”貸款貼息獎補,重在引導地方積極出臺面向科技企業開展“科技貸”貸款貼息的政策。省財政可根據市、縣級貼息規模按照不超過30%的比例給予獎補,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今年我省已對南陽、信陽、鶴壁等地市進行了貼息獎補。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廳將深化與各家“科技貸”銀行、各地市的合作,讓更多的科技企業獲得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貸款支持。
補貼“科技保險”,提供更強韌的研發“安全繩”
“發放‘科技保險’補貼,重在引導科技企業通過購買科技保險的方式,分散和化解創新創業風險,提高科技研發的積極性,降低研發失敗損失。”省財政廳科技事業處負責人解釋。
今年,我省首次選取了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營業中斷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科技成果轉化費用損失保險等5個險種作為本次科技保險補貼的范圍。按照實際支出保費的30%,每個企業每年可以最高補貼額度不超過20萬元的標準分別予以補貼。
其中,科技成果轉化費用損失保險又稱“揭榜掛帥攻關險”,是省科技廳聯合人保財險為“揭榜掛帥”項目定制研發的險種。科技型企業購買該保險后,在保險期間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經有關科技主管部門或機構認定失敗的,且科技企業承諾不以同一項目繼續開展此科技成果轉化,保險公司將賠付科技企業在項目研發過程中的相關費用損失。
據了解,我省今年將持續加大對科技保險的宣傳力度,特別是“揭榜掛帥險”等針對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的險種。同時,進一步深化與省內主要保險公司合作,引導更多保險公司研發更多適合科技企業研發創新的科技保險產品和服務,并納入到補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