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之后,國際原油進入新一輪上漲。1月12日,紐交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站上82美元/桶;3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漲至85美元/桶,兩者均創下近兩個月新高。
供應增長緩慢 致油價上漲
業內人士指出,供應端緊張是導致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據悉,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現行政策是逐月遞增40萬桶/天的產量,逐步恢復疫情期間停止的石油產量,但實際上,由于OPEC+內部成員國政治因素擾動,加上預算緊縮的限制,OPEC+增產受到一定限制,供應增長較為緩慢。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也引發供應擔憂。美國能源信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4.13億桶,環比減少460萬桶。1月7日當周API原油庫存減少107.7萬桶。
雖然奧密克戎病毒對全球經濟復蘇影響有限,但石油供應仍偏緊張疊加投資者認為美聯儲不如預期中的鷹派,油價大幅反彈。
對于2022年的油價走勢,長江證券指出,減產背景下OPEC份額流失,隨著油價快速恢復,產油國國家財政壓力已經明顯減輕,未來延續減產的動機是否仍然迫切值得商榷。一方面,目前美國原油鉆機數現已復蘇,未來產量存在較大恢復空間。另一方面,油價在2021年出現的兩次趨勢性下滑均與變異病毒傳播有關,2022年若其他變種病毒再度出現,在對變異毒株未知的情況下,悲觀情緒將放大,各國防疫措施加嚴或將打亂原油需求恢復節奏。
石油板塊年后漲超7%
2021年,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包括原油價格持續上漲,A股石油板塊也跟著火了一把。去年石油指數累計漲幅超20%,遠超同期上證指數。進入2022年以來,在市場普跌的大環境下,原油板塊持續走好。截至1月13日收盤,A股石油指數元旦節至今漲幅7.25%,概念股普漲,泰山石油、中國石油、華錦股份等漲幅超10%。
元旦以來,北上資金增持超百萬股的有中國石化、海油工程、東華能源、潛能恒信、中海油服,但整體增持金額均不太高。
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1月13日,8只石油股滾動市盈率在20倍以下,包括中國石化、中國石油、華錦股份、廣匯能源等。中國石化市盈率7.63倍,估值最低,其次是中國石油,滾動市盈率11.93倍。
中國石油1月13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710億元到750億元,同比增長374%到395%,預增主要因油氣產品銷售實現量效齊增。按此業績計算,中國石油2021年凈利潤將超過900億元,創近七年同期最好水平。
另一只石油股廣匯能源1月5日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49億元至50.5億元,同比增長267%到278%,創公司上市以來最好業績。
從三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來看,有7只概念股預測2021年業績同比翻番,除了中國石油和廣匯能源外,上海石化、華錦股份、海油工程機構預測去年業績同比增幅超過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