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目前全球金剛石95%以上的產量來自河南,70%以上的立方氮化硼產量產自河南,河南已經成為全球超硬材料行業實至名歸的“領航員”。作為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鄭州主會場暨河南特色分會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0月26日,第七屆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大會在鄭州召開。
大會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省科協、省發改委共同主辦。由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商丘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本次大會匯聚了國內外超硬材料領域的知名院士專家,線上線下共話超硬材料產業創新與發展,對助力河南乃至全國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省科協主席呂國范表示,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河南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的主導產業之一。本次大會是河南省科協聯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助力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對延伸超硬材料產業鏈、推動超硬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河南是全國超硬材料產業大省,產業基礎雄厚,學科及科研平臺建設相對完備,為進一步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技術先導的超硬材料生產基地提供了條件,也對材料科技創新提出了新課題。”呂國范表示,當前,河南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的第一戰略,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為超硬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產業界搭建了大有可為的廣闊舞臺。
“金剛石工業本世紀接連出現了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進展:一是從工具時代進入功能時代,二是從工業領域進入民生領域,由中國企業培育的鉆石進入珠寶市場,正在改變世界鉆石市場的格局。”中國珠寶玉石協會培育鉆石分會名譽會長王秦生介紹,我國目前已經有近半數六面頂壓機生產白鉆。據預測,未來十年培育鉆石生產規模將增長4到6倍。“中餐和中國的工業用人造金剛石世界聞名,今后,寶石級人造金剛石——培育鉆石,也將像中餐一樣聞名于全世界!在未來新時代里,我們仿佛看見了鉆石的春天。”
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技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研究員作題為《中國制造業“十四五”發展展望》的主旨報告;國際磨粒技術委員會主席、全國磨料技術委員會主任徐西鵬教授作題為《第三代半導體襯底材料的磨粒加工》主旨報告;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董林教授作題為《金剛石基柔性物理不可克隆函數制備及應用》的報告;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和數學博士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拉維奇.博拉什金院士作題為《制備超硬復合材料的新方法》的報告;俄羅斯國立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奧斯卡·亞加法洛夫.法億多維奇作題為《俄羅斯培育鉆石工業》的報告。報告圍繞中國制造業智能制造、先進制造技術、經濟形勢發展運行分析、中國超硬材料產業技術最新進展、超硬材料及制品高端制造技術等方面給與會代表進行了深刻的解讀,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會上,鄭州大學出版社社長孫保營進行了《超硬材料行業手冊》編寫項目發布。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與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協同創新簽約儀式也在會上同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