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月和十月,是我國傳統的車市銷售旺季,被譽為“金九銀十”。然而從去年十月份開始持續至今,全球汽車芯片短缺越來越嚴重,今年的“金九銀十”,車市有了怎樣的新變化?
“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里提車延期 加價售賣普遍
中秋節日期間,在北方最大的汽車交易市場——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記者看到,前來看車的消費者比較多。于女士幾個月前獲得了北京新能源小客車的指標,在咨詢了多家經銷商后,提車周期延長,令她感到擔憂。
消費者 于女士:這個車這兩天會盡快訂了,提車周期有點慢現在,聽說芯片都斷產了,我還得等兩到三個月。
記者了解到,與往年相比,不少新車預訂之后,提車時間普遍延期,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此外,車市還出現了加價售賣的現象。
北京某4S店總經理 黃浩權:我們現貨不多,平均漲兩萬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受汽車芯片短缺影響,2021年8月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45.3萬輛,同比下降14.7%,8月零售環比下降3.3%。
芯片短缺 怎樣影響整車生產?
全球汽車業芯片短缺,究竟如何影響整車的生產呢?
汽車芯片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負責算力:比如自動駕駛系統;
第二類負責功率轉換:比如電源和接口;
第三類是傳感器:比如用在汽車雷達、氣囊、胎壓檢測。
專家指出,這次汽車芯片的短缺,影響的是全球的汽車生產。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 張進華:全球芯片主要生產地,由于受疫情影響,產量下降,造成了全球的芯片緊缺。
除了全球性以外,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博世集團中國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十月份開始,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帶來的影響逐漸加劇。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陳玉東:去年十月份開始,汽車芯片會短缺10%到20%。到今年七八月份,短缺程度達到了80%以上。
博世中國區有關負責人說,一輛傳統燃油車上,平均有100到200多個芯片,而一輛新能源車上有300到600個芯片。全球十大半導體企業,芯片產量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一個芯片供應不上,一輛整車或許就不能下線。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陳玉東:如果這個零件是安全性相關的零件,少一塊芯片,這個產品做不出來,那么整車廠是不敢投產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芯片短缺的影響,全球不少車企紛紛下調了產銷目標,預計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20%以上。
全球汽車業遭遇芯片短缺,作為已連續十多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的汽車生產大國,我國自然切實感受到這種短缺。短缺的背后,反映出疫情的持久和不可測,也反映出我國汽車工業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上的自主可控性還不夠強。
芯片告急,再次凸顯了供應鏈的安全性,倒逼汽車工業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