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共191人。吉林大學物理學院院長、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馬琰銘榜上有名!
關于馬琰銘
2001年,馬琰銘在吉林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后赴加拿大科學院和瑞士蘇黎世高等工學院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為吉林大學物理學院院長,唐敖慶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任中國核學會計算物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凝聚態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學會計算材料分會委員,任Comput Mater Sci期刊副主編,科學通報、科技導報、Sci Rep期刊編委。
馬琰銘博士長期從事高壓下凝聚態物質的新結構與新效應等方面的研究,獲得了若干新奇的高壓結構相變,特別是馬琰銘博士首次發現了有違傳統高壓理論的新型高壓相變--金屬鈉在200萬大氣壓轉變為“透明”的寬帶隙絕緣體,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上、并入選200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被國際高壓著名科學家在Nature 和Nature Photonics 撰文焦點評述,被Science daily,Chemistry World 等科學媒體亮點宣傳,這一工作顛覆了以往學術界公認的壓力將增強金屬導電能力的論斷,揭示了芯電子對原子間化學成鍵的重要影響是導致反常壓致金屬--絕緣體相變的原因,為高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契機;馬琰銘博士還在高壓軟模相變和高壓相新型功能材料(如超導、熱電、超硬材料)的研究上獲得了重要進展,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物理學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