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上調3月硅片報價的傳聞坐實。2月26日,隆基股份正式發布3月份硅片價格公示,不同規格硅片漲幅在0.3元/片-0.39元/片之間。這是2月以來隆基股份第二次上調硅片報價。
值得注意的是,硅片漲價并非個案,另外一家硅片龍頭中環股份也在2月初調高了報價。在這背后,主要是由于硅料上漲的壓力持續向下游傳導,根據PV InfoLink的最新報價,本周,多晶致密料的均價已達到9.7萬元/噸,且后市依然看漲。
硅料價格的不斷攀升擠壓了硅片端的毛利率,而硅片與電池片環節之間的供需錯配讓硅片制造商有底氣將成本壓力轉嫁給下游。當然,除了漲價,硅片制造商還有別的辦法攤薄硅料漲價對成本的影響,那就是硅片薄片化。在薄片化進程中,中環股份正在力推這一變革。
硅片報價輪番提升
根據隆基股份的最新公示,3月份182硅片上漲0.39元/片,漲至4.44元/片,漲幅達9.6%;158和166硅片均上漲0.3元/片,分別漲至3.55元/片和3.65元/片,漲幅均為9%左右。
這已經是2月份以來,隆基股份第二次上調硅片報價。實際上,在1月底,隆基股份曾宣布,2月份硅片國內報價不變,但僅僅隔了10天,隆基股份將158、166硅片雙雙上調0.1元/片,182硅片報價則上調0.15元/片。
談到最新一次調價的情況,隆基股份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次調價主要是根據多晶硅料的情況進行的調整。“硅料最近漲的比較快、也比較多,所以相應地做了調整。”該人士還介紹說,硅片的供應目前還是偏緊的,行業內的一些新增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依然有很多對硅片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硅片價格變動是結合這兩點考慮的。”
為了應對硅料價格變動,隆基股份實際上早有準備。
去年7月,國內硅料廠發生安全事故,導致硅料價格跳漲。隆基股份在去年8月的調價中就明確表示,若后期硅料價格每變動3元/KG,對應硅片價格調整0.05元/片。
2020年,硅料價格經歷了一輪大起大落,上半年硅料還處在跌價趨勢中,并一度觸及6萬元/噸。然而,下半年又一度反彈至9萬元/噸以上,區間最大漲幅超過50%。今年以來,硅料價格繼續攀升,PV InfoLink的最新報價顯示,無論是單晶用料還是多晶用料均處在上升通道,特別是單晶用料周漲幅超過10%,且后市價格依舊看漲。
隆基股份人士透露說,公司對硅料價格的跟蹤比較緊,隨時都要跟進調價。據悉,春節假期過后,上游多晶硅環節供不應求的情況更加嚴峻,各家多晶硅企業趨于零庫存,沒有余量可以交付額外的訂單,下游單晶硅片企業擔憂短缺的硅料將進一步影響開工率。
SOLARZOOM 新能源智庫進一步分析稱,硅片產出受限,而下游電池環節的擴產進度上相對于硅片環節更快,電池片廠商盡可能為了保證最大能力的生產使得市場上對單晶硅片各尺寸的需求是有增無減,單晶硅片采購難度加大。
PV InfoLink認為,短期來看,由于上游單晶用料短缺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硅片企業盡可能采足料源維持自身開工率,同時滿足電池端供給無虞,預判近期一線單晶硅片企業公告牌價或將以持穩為主,記者從二線硅片企業了解到,其報價基本上是跟隨一線廠商同步調整。
薄片化趨勢加速
A股另外一家光伏龍頭中環股份同樣在近期宣布了提價的決定。2月4日,中環股份對單晶硅片報價略作上調,其中,158和166硅片均調漲0.1元/片,漲幅分別為3.2%和3.1;210大硅片上調0.12元/片,至5.6元/片,漲幅2.2%。
值得關注的是,中環股份還提出了其他緩解硅料成本壓力的辦法,即推動硅片的薄片化進程。通俗地來講,光伏的成本包括晶硅成本和非硅成本,在光伏不斷降本的過程中,薄片化可以在硅片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壓縮用料,從而降低晶硅成本。
基于此,中環股份近期發布了一份倡議書,其中提到,自2020年以來,原生多晶硅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面對當前形勢,中環計劃在產品技術和產品規格上采取措施,通過減薄硅片厚度緩解下游電池、組件客戶的成本壓力,繼續助力光伏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中環股份稱,根據公司經驗,如硅料價格上漲10元/KG,對應硅片的成本上漲0.18元/片,需減薄18μm厚度可保持硅片單價維持不變。
當硅片厚度從175μm減薄至160μm時,可以覆蓋多晶硅料8元/KG的價格漲幅,減輕下游產業鏈的成本壓力。如產業鏈內全規格單晶硅片全面轉換到160μm厚度,預計可節省6.8%的硅使用量,以G12產品功率測算全行業可增加20GW/年以上產出。
中環股份表示,中環工業4.0切片工廠科學的智慧化生產線,已經具備超薄硅片生產的工藝積累和成熟的制造經驗,可以實現全規格單晶硅片的薄片化生產能力。公司愿意配合下游客戶逐步推動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單晶硅片的應用,共同應對供應鏈端的變化,繼續推動光伏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硅料的漲價催生了硅片薄片化的需求,記者從京運通了解到,目前公司出貨的硅片以175μm為主,但也有170μm的。相對而言,硅片薄片化帶來的挑戰主要集中在下游,例如,對電池、組件端的工藝控制要求更高,不然會增加碎片率和隱裂的概率,從而影響良品率。
另外,硅片的薄片化對切片環節要求也較高。美暢股份董秘周湘在談到硅片薄片化問題時向記者表示,薄片化的難點雖不全在金剛石線切割環節,但是,在薄片化的過程中,美暢金剛石線運用柔性切割技術,可有效幫忙減少切割過程造成的隱裂。據悉,美暢股份致力于電鍍金剛石線的研發生產,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硅片切割領域。
興業證券最近報告中提到,硅片薄片化會影響電池片生產的碎片率,在近兩年大尺寸化趨勢下,硅片薄片化進程有所放緩。但TOPCon、HJT等新技術對硅片厚度敏感性較低,如用于HJT的硅片厚度約為150μm,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硅片薄片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