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名字帶幾分詩意的云浮,有著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綠色資源。直到近年來,有“石材王國”之稱的云浮才從“一石獨大”的發展模式向綠色發展轉型,“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經濟潛力亟待挖掘。
從南方都市報日前發布的《2020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看,北部生態區協調發展指數中,云浮在交通通達指數、綠色發展指數兩項中排名第一,囿于經濟、產業和民生指數中的短板,其在總榜中排名第四。不過,2020年前三季度,云浮的GDP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北部生態區城市中均排名第一,發展勁頭顯而易見。
廣東省政協委員、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年海認為,云浮盡管經濟基礎偏弱,但目前走在正確的發展路徑上,未來潛力很大。
注重引入產業與綠色發展的適配性
自廣東提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的區域發展新格局以來,地處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態保護愈發成為云浮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3月9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到云浮調研指導工作時,著眼全省戰略發展布局,進一步賦予云浮“打造粵北生態建設發展新高地”的目標定位。
報告結果顯示,2017-2019年,云浮的單位GDP能耗連續三年下降,降幅分別為4.17%、5.15%、4.09%,且過去兩年的降幅均居北部生態發展區之首。在最能體現當地工業企業耗能情況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中,云浮同樣實現連續三年下降,是北部生態發展區中惟一連續三年兩項指標雙降的城市。得益于此,云浮在過去兩年蟬聯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指數第一。
這與云浮近年來對當地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有效整治有關。石材產業是云浮的一張標志性名片,全市有6000家石材行業市場主體,超過20萬相關從業人員。“市區國道兩旁,幾十公里都是石材?!睆V東省人大代表、云浮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潔洲向南都記者回憶起過去的場景。對于云浮這張產業名片,生于云安、又當了4年云城區區長的劉潔洲再熟悉不過。他坦言,過去云浮對石材產業的管理較為粗放,也缺乏科學規劃。
關停“小散亂”企業 工業投資增速快
南都記者注意到,以往因缺少規模大、知名度高的企業,且前店后廠、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競爭力有限,云浮造石而生的廢渣、廢水、粉塵等環保問題深受詬病。劉潔洲稱,近幾年,云浮根據省市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發展要求,重新劃定了石材加工區和銷售區,陸續關停了2000多家“小散亂”企業。
同時,云浮積極扶持和引導石材企業轉型升級,對園區內的企業進行環保設備、環保技術、產品研發等方面的政策指導和扶持,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在此基礎上,云浮全力打造金屬智造、信息技術、氫能、生物醫藥等七大產業集群。2020年,云浮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20.5%、20.3%,增速分別排全省第4位和第2位。
云浮還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區)目標績效考核。近年引進重點產業時,云浮也注重引入產業與綠色發展的適配性。例如,云浮廣東金屬智造科技產業園引進的短流程廢鋼深加工項目,項目工藝與長流程煉鋼比可以節省60%的能源,減少排放86%的廢氣、76%的廢水和72%的廢渣。
以交通和新基建打下“融灣”基礎
要打造粵北生態建設發展新高地,更離不開基礎建設的強支撐。在報告的交通通達指數中,相較于2018年位列北部生態發展區第三,此次云浮進步明顯,位列第一。具體來看,云浮的高速公路密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農村公路里程增幅三項具體指標成績突出,其中高速公路密度更是位居粵北之首。
“十三五”期間,云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240公里,提前實現縣縣通高速。陽羅高速、江羅高速、汕湛高速(云湛段)、高恩高速、汕湛高速(清云段)、懷陽高速懷集至郁南段建成通車。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云浮農村公路新增里程1074公里,增幅達17.66%,可見云浮在農村交通“毛細血管”建設方面下了大功夫。根據云浮市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該市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175公里行政村村道拓寬、409公里砂土路改造、339公里通村組硬化路建設和19座農村危橋改造任務。
“云谷”被評為“新基建”實踐先鋒
基礎設施當中,除了道路交通,云浮的“新基建”亦不乏亮點。在分報告《粵東粵西粵北新基建發展報告》中,云浮市“云谷”被評為“新基建”實踐先鋒?!霸乒取暗耐苿訉嵤┻^程體現了云浮的積極作為:早在2014年,云浮就積極發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先后引入華為、清華同方、浪潮等信創企業,并在人大議案建議辦理、行政服務、城市管理等領域積極試點示范。2019年到2020年,云浮連續兩年舉辦省市共同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數字經濟發展大會,搭建了產業招商和發展平臺。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特聘教授、廣東省互聯網+大數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藍云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產生全國約15%的數據,但地少人多,用電價格高。“那么多的數據需要有良好的地方存儲和分析,自然會向粵東粵西粵北溢出?!?020年9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廣東省5G基站和數據中心總體布局規劃(2021-2025)》,其中便提出在云浮建立數據中心集聚區。
劉潔洲表示,云浮市委市政府近年來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建設,背后正是積極“融灣”,堅持“向東向東再向東”的發展思路。交通建設及“新基建”的布局,將為云浮承接大灣區的優質技術和產業溢出提供基礎。不僅如此,云浮還進一步提出了“融灣六地”舉措,即打造灣區優質生態涵養地、產業轉移承載地、科技成果轉化地、農副產品供給地、灣區物流配送地、旅游休閑目的地。
延長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云浮是全國少數幾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灣區“農副產品供給地”定位,與近年來云浮農業的快速發展步伐契合。
自2017年廣東在全省布局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云浮便涌現出一批優秀案例。目前,云浮已有2個國家級和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云浮提出要爭取年內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3個,創建7個35條“一村一品”示范村。
對于年海而言,云浮對農業品牌的重視令他印象頗深,南藥、云安肉牛等特色農產品已形成品牌效應?!霸诋數卣{研時,與領導干部接觸后發現,他們對農業是真抓實干,思路也跟得上潮流。”他特別提到,云浮羅定市絲苗米的品牌已在全國打響,有“北有五常,南有羅定”的美譽。
作為全國聞名的“南藥之鄉”,云浮提出將要打造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示范區。2020年12月7日,2020中國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廣東省第二屆南藥產業大會在云城區舉行,當天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和產業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30個合作項目,吸引總投資高達234.7億元。
調研云浮的農業發展情況多次,年海指出,云浮現代農業產業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一是根據地方特色農產品例如豆豉、腐竹等,繼續培育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可以與同處一條農業產業帶的其他地市聯合發展,例如打造云浮—陽江的醬油產業帶”。
同時,農業生產精細化水平需進一步提升。年海舉例稱,云浮是一個小盆地,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冬種,但目前冬種普及率比低?!斑@不能僅靠單一農戶來做,需要在土地流轉等方面做制度創新,科學規劃,走精品路線,實現農業生產的規?;?、精細化?!?/p>
年海還建議,云浮要進一步提升三產融合程度,延長產業鏈?!艾F在的大米加工還相對簡單,主要是加工成米粉?!彼岢?,接下來云浮可基于特色農產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文旅產業,將綠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數字
●2017-2019年,云浮的單位GDP能耗連續三年下降,降幅分別為4.17%、5.15%、4.09%,且過去兩年的降幅均居北部生態發展區之首。
●高速公路密度更是位居粵北之首?!笆濉逼陂g,云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240公里,提前實現縣縣通高速。
●云浮已有2個國家級和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