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一批價值近千萬元的毛坯鉆石抵達位于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的青島海關毛坯鉆石專用查驗場所。隨后青島流亭機場海關關員韓冰及同事在貨主和攝像設備的監控下將入境的毛坯鉆石拆封,通過衡器稱重等方式進行核查檢驗,驗核比利時官方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與入境毛坯鉆石的一致性,并簽發進口毛坯鉆石確認書發送至比利時主管機構。
1個小時后,這批毛坯鉆石順利辦完全部通關手續,啟程運往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在那里,幾百名職工正焦急地等待這批毛坯鉆石復工生產。
這批毛坯鉆石由臨沂藍玫瑰華星鉆石首飾有限公司進口后進行打磨加工。談及這批鉆石的進口歷程,公司副總經理劉宇航很是激動。
原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承運進口毛坯鉆石的航空公司取消了飛往青島的航班,公司加工所需的毛坯鉆石無法運抵青島。沒有原料公司就無法復產,公司530多名職工無法復工,也就意味著530個家庭將失去經濟來源。
無奈之下,2月13日晚11點,劉宇航給青島流亭機場海關綜合業務二科副科長韓冰打來了求助電話。“別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幫你解決。”接到電話后,韓冰立即開始多方聯系協調。
據了解,為根除鉆石非法貿易,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2002年11月,聯合國大會第55/56號決議通過了《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海關是我國實施金伯利進程制度的主管部門。
“根據聯合國金伯利進程制度要求,山東省鉆石加工企業只能通過青島空港口岸從事毛坯鉆石進出口業務?!表n冰表示,國泰貨運是青島空港口岸唯一從事毛坯鉆石承運業務的航空公司,航班停運意味著鉆石加工企業的原材料無法進口。山東省鉆石加工產業分布于濟南、青島等5個地市,年進出口額近5億元。航班停運帶來的原材料短缺將導致全省鉆石加工企業剛開工就面臨“斷炊”,整個產業復工復產將“泡湯”。
為盡快破解鉆石加工企業原料供應梗阻,青島海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一方面將有關情況上報負責全國金伯利業務的海關總署稅收征管局(上海),請求支持;另一方面由關稅處、相關隸屬海關業務骨干組成專家組與企業人員共同研究對策。
特殊時期就要特殊處理。最終,青島海關決定按照“容錯受理、異地通關、查驗后置”的思路,結合企業實際,暫時調整現行毛坯鉆石進口監管模式。
得知海關解決了通關難題后,2月17 日,企業首批八千克拉毛坯鉆石在北京首都機場口岸入境,海關派專人實時與企業保持聯系,及時解決各種問題。
由于貨物實際從北京口岸入境,企業進口通關單信息和報關入境口岸存在差異,青島海關對其實施容錯受理。同時,海關將毛坯鉆石的檢驗環節由通關過程中移至通關后,即在北京口岸入境后再在青島進行核查檢驗,核查檢驗后即可運至加工工廠投入生產,保證了山東鉆石加工行業順利復工達產,恢復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