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沒了、噪音小了、心情更舒暢了……時隔近4個月后,遂昌縣云峰石材園區的變化讓人耳目一新。如今,園區內已有5家石材加工企業通過整改后正式復工,踏上了綠色發展新征程。
據了解,遂昌石材行業起步于10多年前,主要集中在云峰區域。由于企業規模小、生產不規范、排放不達標以及行業監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一直是遂昌縣生態環境整治的重點。今年6月,云峰石材園區環境污染問題被列為省委巡視組督查整改問題,為此,遂昌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推進東城新區及周邊區域環境綜合整治。6月21日,遂昌縣域范圍內19家石材加工企業全部關停整改,堅決做到達標一批,復工一批。
走進剛剛復工的浙江平昌礦業開發有限公司車間內,只見一條黑色的水管縱跨車間,分布在兩旁的細管則均勻噴出水霧,起到很好的降塵作用。車間外,不遠處的污水處理池內,可見渾濁的源頭污水經過處理流至終端,已變成了一池清水……如今,該企業已將綠色發展貫穿于生產全過程。
“我們共投入了800多萬元用于此次企業的整改提升,其中污水處理設施是其中的最大亮點,不僅實現了串并聯隨意切換,還將日處理量從原來5噸提升至了10噸。”平昌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關榮介紹,作為石材園區的一員,看到園區變得越來越好,園區企業變得越來越規范,讓他更加堅定了發展石材行業的信心和決心。
遂昌恒泰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規上企業,也是此次停業整改變化最大的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林小明說,原來的半封閉式廠房和不規范的操作流程給人感覺“低人一等”。如今,通過改造提升,企業擁有了4間全封閉式的標準車間,配備了降塵設施等,并通過多部門聯合驗收,實現順利復工。
“停業整改對企業來說當然會有損失,但短暫的損失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說起停業整改這件事,林小明不僅深知其中緣由,更是主動落實整改。
平昌、恒泰兩家企業只是整個停業整改過程中的一個縮影。自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遂昌縣始終堅持以“整頓、規范、提升”為總體思路,以粉塵不外揚、污水不出廠、噪聲不擾民為基本要求,以源頭管控、綜合治理、強化監管為基本措施,全面開展各項工作。
經過整改,全縣范圍內的19家石材加工企業重組整合為10家,由縣東城新區整治辦組織相關部門對整改后的企業開展聯合復工驗收。截至10月15日,除平昌、恒泰外還有永恒(一、二期)、順達、閩峰等三家石材企業也順利通過復工驗收,其余企業正在緊張有序整改當中。
“下一步,我們將對已復工驗收的企業加強督查監管,對仍在整改的企業加強幫助指導,爭取早日達標一批、復工一批,為打贏生態提質持久戰和工業復興提速戰積蓄力量,全力助推遂昌高質量綠色發展。”市生態環境局遂昌分局副局長潘來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