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舒克奈希特在北京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經濟調查》。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在世界GDP中的占比將高達27%,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將超過OECD國家。
“盡管增速放緩,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持續追趕發達經濟體。”經合組織(OECD)副秘書長盧德格·舒克奈希特指出,預計中國經濟仍將在今明兩年保持6%以上的增速,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4月16日,舒克奈希特在北京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經濟調查》。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在世界GDP中的占比將高達27%,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將超過OECD國家。
與此同時,舒克奈希特指出,中國經濟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中國經濟再平衡導致增速持續放緩,企業債務高企可能引發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在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疲弱的影響下,中國的出口勢必會受到影響。“中國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要保持其長期的強勢地位,將面臨嚴峻的內外挑戰。”
對于如何讓貿易和投資更趨平衡,OECD指出,政策重點應該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消除對外國公司的準入和行為限制,特別是(取消)要求成立合資企業或技術轉讓。
對于如何化解金融風險,OECD建議,中國持續的財政刺激措施應避免直接向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貸款,還應該將債務上限與地方政府收入掛鉤。OECD還提出,應該提高公共開支的效率,并改善財政數據的質量、覆蓋和實效性。
報告還指出,中國經濟的整體效率有待大幅提高。為此,OECD提出多條建議,包括:減少阻礙產品市場競爭和勞動力流動的內部壁壘;公共采購程序應更加透明、技術中立并向所有企業開放;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逐步取消對國企的隱性擔保,允許國企破產等。
此外,報告還特別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景。OECD認為,“一帶一路”項目的主要受益方是中亞、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該倡議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縮小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差距。改善互聯互通將提高這些地區的競爭和生產率,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中美貿易摩擦致世界貿易放緩
近期,中美雙方都就正在進行中的貿易談判對外釋放出了積極信號。經過密集的磋商后,雙方決定自3月1日起不加征關稅稅率,市場對此也做出了積極反應。
“我的理解是,中美貿易談判正在取得進展。但我無法預測如何、何時能夠達成協議。” 舒克奈希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希望兩國可以達成一個好的協議。“這不僅將有助于中國繼續推進經濟改革,也將有助于緩解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他說,“當前疲弱的全球經濟已經讓我們看到,如果無法解決這些沖突,全球經濟將遭受負面沖擊。”
報告指出,持續的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疲弱已經造成中國出口放緩并導致不確定性。貿易關稅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加工業和其他出口導向型和進口依賴度較大的行業,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大。這些不確定性導致去年股價迅速下跌,此后部分復蘇。中國出口廠商面臨進口關稅進一步提高的風險,由此將對生產活動、就業和企業利潤預期產生影響。
報告指出,截至目前,美國關稅加征覆蓋了中國對美出口貨物的一半,但中國關稅加征幾乎覆蓋了所有美國對華出口貨物。這些措施將在2020年前減少中國0.25%、美國0.25%的GDP,拖累世界貿易總額0.4個百分點。報告指出,由于加征關稅造成商品進口成本增加,中美兩國的進口量均下降0.75%,并且由于關稅造成進口價格的上升,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在2019年和2020年均上升0.2個百分點。
報告還指出,如果美國在2019年將中國對美國出口2000億美元貨物的關稅從如今的10%上調到25%,那么到2020年,消極影響將使得中國和美國的GDP下降幅度翻一番,達到0.5%。世界貿易總額也將減少0.75個百分點,美國的通脹率將再提升0.6個百分點。
進一步開放將促進人均GDP增長
報告指出,中國需要進一步開放貿易和投資,以提高生產率。根據現在適用的最惠國簡單平均關稅衡量,盡管中國的進口關稅低于韓國、巴西、印度,但比大多數OECD國家要高,且還存在一些非關稅壁壘。
對此,OECD建議,中國應該繼續降低進口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消除對外國企業準入和行為的限制。
自去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釋放加快改革的信號。OECD在報告中指出,已經看到中國正在放寬對外資的限制。“根據最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禁止和限制國外直接投資的措施從早前的63項減少到現在的48項。其他重大變化包括由審批制轉向負面清單制,明令禁止強迫技術轉移。”
近日,中國政府又吹響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號角。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為確保外商投資法有效實施,中國政府已啟動配套法規、規章制定工作,以細化外商投資法確定的主要法律制度,形成可操作的具體規則。這將在年底前完成,確保明年1月1日與外商投資法同時實施。
舒克奈希特對李克強的這次講話給予了積極評價。“我很高興看到李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所做的承諾。任何一個國家要推動改革,都必須出臺具體的規章,不然就只能停留在說的層面上。” 舒克奈希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中方的這一舉動讓外界看到,中國對改革是認真的,而且改革正在進行之中。”
舒克奈希特還表示,新外商投資法的落地與中國的進一步開放密切相關。隨著更多外資企業的進入,中國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這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好處,比如,引入更多專業化人才,刺激本土企業提高效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等。
OECD在報告中預測,“中國進一步放開國外直接投資至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撤銷限制,將在10年內帶來人均GDP3.9%的增長、長期(累計)可達10%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