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是1米的10億分之一。當物質顆粒小到納米量級時,這種物質就被稱為納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功能被越來越多的產品應用。時下,有不少商家玩起了“納米技術戲法”,魚目混珠的“納米”產品一哄而上。
據介紹,我國目前有15項納米材料標準正在研究制訂之中。本次通過的7項納米材料標準包括一部《納米材料術語》、兩部納米材料產品的檢測方法以及4項納米產品標準,同時從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目前,國家認監委已經在開展納米材料認證認可的準備工作,對認證人員進行納米檢測培訓,逐步建立起納米材料的市場準入機制。屆時,那些有“納米”字樣的產品必須首先經過認證認可后才能進入市場。
七項標準包括1項術語標準、兩項檢測方法標準和4項產品標準,分別是:《納米材料術語》(GB/T19619-2004)、《納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測定 X射線小角散射法》(GB/T13221-2004)、《氣體吸附BET法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GB/T19587-2004)、《納米鎳粉》(GB/T19588-2004)、《納米氧化鋅》(GB/T19589-2004)、《超微細碳酸鈣》(GB/T19590-2004)和《納米二氧化鈦》(GB/T1959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