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間,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內容豐富,極有分量,其中要求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來源:中國政府網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規劃綱要》的目標定位是,要把該區域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和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來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綱要》中最受關注的是有關金融資本市場開放政策、產業支持政策和交通規劃政策方面的內容。通過整理以上三大政策要點,小編帶你讀懂《規劃綱要》三大關鍵點。
金融資本市場開放政策
1、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拓展離岸賬戶(OSA)功能,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FTA),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有效路徑。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在跨境資金管理、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2、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依托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臺。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臺,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
3、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
4、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
5、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
6、支持與港澳金融機構合作,按規定共同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探索建設國際航運保險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臺。
7、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
8、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務境內外客戶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探索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
9、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平臺,允許科技企業區內注冊、國際經營。支持在有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保稅研發業務。
10、支持在深圳前海設立口岸,研究加強與香港基礎設施高效聯通。
產業支持政策
1、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加強產業分工協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2、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發展,以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為重點,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統集成能力、智能裝備開發能力和關鍵部件研發生產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業。
3、支持裝備制造、汽車、石化、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做強做精,推動制造業從加工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再制造等環節延伸。
4、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重點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
5、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藥、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藥、智能機器人、3D打印、北斗衛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6、圍繞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高性能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及其關鍵環節,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
7、培育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形成以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
8、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和共享經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
9、促進地區間動漫游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裝備、數字藝術展示等數字創意產業合作,推動數字創意在會展、電子商務、醫療衛生、教育服務、旅游休閑等領域應用。
10、推進粵港澳物流合作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國際物流樞紐。支持澳門加快建設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
11、推動珠三角九市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支持創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12、支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
13、支持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紡織及成衣、資訊及通信技術、汽車零部件、納米及先進材料等五大研發中心以及香港科學園、香港數碼港建設。
14、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推進香港、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建設。
15、推動粵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實施,加快完善軟硬件設施,共同開發高端旅游項目。探索在合適區域建設國際游艇旅游自由港。支持澳門與鄰近城市探索發展國際游艇旅游,合作開發跨境旅游產品,發展面向國際的郵輪市場。
16、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優化提升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船舶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水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集中集約發展臨海石化、能源等產業,加快發展港口物流、濱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務等海洋服務業。
交通運輸規劃政策
1、建設世界級機場群
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
進一步擴大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積極推動開展多式聯運代碼共享。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優勢,發展高增值貨運、飛機租賃和航空融資業務等。支持澳門機場發展區域公務機業務。加強空域協調和空管協作,優化調整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推進廣州、深圳臨空經濟區發展。
2、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深中通道等配套的公路運輸網絡也要加快建設。
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業,并為內地和澳門企業提供服務。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
3、構建城際快速交通網絡
依托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與港口群和機場群,構建區域經濟發展軸帶,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加快建設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鐵路等重要交通設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有哪些投資機會?
◆ 華泰證券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規劃最終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主題有望不斷升溫。從投資邏輯角度,基建、港口物流、金融等相關公司受益邏輯較為明確,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1)基建,根據上文所述,基建投資一方面來源于廣東和香港與澳門的聯通,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建設落地,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等;另一方面來源于廣東省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2)港口物流,灣區的建設有望促進貿易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廣東省全年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82萬億元人民幣,占全國比重為24.5%。如果再算上香港貿易中心每年8萬億左右的進出口(含轉口)貿易額,大灣區有望成為我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基地;
3)金融,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托,打造引領泛珠、輻射東南亞、服務“一帶一路”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 廣發證券提出,主題策略層面,建議關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臺政策窗口,從“交運+港口+地產+金融”受益產業鏈左側關注主題投資機會:
1)交運產業鏈。基礎設施建設是大灣區產業融合的重要前提,建議重點關注鐵路、高速公路、航運、機場建設等領域,相關標的包括粵高速A、深高速、白云機場、中集集團等;
2)港口產業鏈。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相關貿易港口及供應鏈領域將會持續受益,相關標的包括深赤灣A、珠海港等;
3)地產產業鏈。大灣區建設將全方位提升城市開發水平,同時人口聚集效應也將明顯提升區域內地產需求,區域地產龍頭有望整體受益,相關標的包括招商蛇口、華發股份等;
4)金融產業鏈。灣區將致力于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并對區域內實體經濟提供創新的投融資服務,建議重點關注證券、金控、Fintech等領域。相關標的包括招商證券等。
◆ 平安證券表示,從產業發展方向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將主要依靠創新與金融的融合,在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啟動與國內結構性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近期制造業企業陸續曝光遠約的案例正在增加,部分重資產高負債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綜合判斷,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云計算、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經濟領域或將誕生未來的科技巨頭,珠三角上述產業的發展也將顯著受益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核心要點>>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探索在合適區域建設國際游艇旅游自由港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持股比例、行業準入等限制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造港澳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交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建設深中通道、深茂鐵路等重要交通設施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國際金融機構在深圳前海設立分支機構
分析解讀>>
2000字速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中央創先例!影響7000萬人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來了!11城入圍 想投資、想購房、想理財…八大關鍵點必看
中央放大招!10萬億大灣區規劃來了 港澳廣深4大中心 20條核心要點必看
重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6大要點一文全get!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機構:這六大板塊望受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 一大批上市公司搶先布局 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劃重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布 這里是金融業的措施
學者獻言粵港澳大灣區:警惕“諸侯經濟” 尊重市場規律
10萬億大灣區規劃重磅出爐!20大要點看懂近3萬字規劃 相關上市公司迎來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爐!金融、交通、基建、物流……這些公司迎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