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作為西安硬科技“八路軍”的其中一支,近幾年繼續保持高速上升態勢。2017年我市新材料產值667.93億元,同比增長22.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1.75%,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為30.01%,比重逐年提高,地位不可小覷。
世界發達國家將新材料作為回歸實體經濟、搶占新一輪國際科技經濟競爭制高點,西安“硬科技”新材料產業也同步出刃,新材料企業異軍突起,搶奪關鍵突破。
鉑力特總經理薛蕾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啟動“金屬增材制造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總投資5億元,將建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金屬增材制造產品生產線。目前鉑力特已有兩個系列、10款設備面向市場銷售,公司業務涵蓋金屬3D打印設備、金屬3D打印服務、原材料、耗材、優化設計、售后服務等全產業鏈,涉及航空航天、能源動力、電子工業、軌道交通、醫療齒科、模具、汽車等多個領域,成為金屬3D打印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
作為金屬3D打印領域的領頭羊,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大。2017年,公司榮獲第一屆全球3D打印大獎年度OEM獎(是該年度唯一中國金屬3D打印上榜企業)。2018年,鉑力特從空客公司的亞洲唯一金屬增材制造供應商成功轉型為其聯合研發伙伴。
如今,西安已聚集了以西安鉑力特、陜西有色、西北有色、西部超導、天力金屬、西部鈦業等為代表的一批新材料產業科研機構和企業。其中,西部超導是國際上唯一能夠同時進行鈮鈦超導線材和棒材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西部鈦業是亞洲最大的無縫鈦管生產企業,西部材料是世界第二大金屬纖維生產基地和世界第二大稀有金屬層狀金屬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同時,積極推動西安高新區、經開區、航空航天、西咸新區等區域的國內外優勢材料企業創新轉型,向高端延伸發展,提升產品質量效益。至2017年底,園區內企業數占總量的98.4%、產值占92%以上。
作為國家級新材料及產業化基地,西安現有國家級新材料企業技術中心15個,國家級新材料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5個,國家級新材料制造創新中心2個。至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152家,其中新型金屬材料生產企業38家,產值236.5億元,產值占全市新材料35.41%,先進高分子材料生產企業22家,產值166.45億元,占24.92%;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碳纖維及陶瓷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比重逐年上升,合計產值占14.4%。
根據我市新材料產業相關規劃,2019年,新材料產業將成為“硬科技八路軍”牽引力量,產值超過950億。通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和產業聯盟引導,在硅材料、鈦鎂合金、稀有金屬、陶瓷復合材料、光電材料等領域打造出8個全國一流、市場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再招商建設100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新材料企業,形成6個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基地。將西安建成中國西部新材料生產中心、“一帶一路”新材料創新基地、全球新材料創新研發之都。到2021年,新材料產業產值力爭將超過1500億元,實現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