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市通過舉行石博會,以石為媒擴大影響力
入冬,氣溫驟降。而在投資商眼中,石都岑溪熱度不減。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梧州·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以下簡稱“石博會”)上,三天里585家企業云集,超10萬人前來觀展,30個項目簽約金額152億多元。
“產品供不應求,不少外地客商都想跟我們進一步合作,我們計劃擴建一個廠區。”岑溪市一家大型石業板材廠總經理黃文勇稱,去年第一屆石博會舉行后,該廠每月產量30萬平方米,同比銷量增長30%,產品不僅遠銷中東、俄羅斯等地,還吸引了一些商家登門考察。
自去年第一屆石博會舉行后,今年岑溪市石材企業訂單不斷,機器設備火力全開,1-10月數據顯示,該市石材產業荒料出關車次,同比增長34.26%,為近30年來最高值。
被譽為“中國花崗巖之都”的岑溪市,資源儲量21億立方米,全市共有大小礦山28座,石材企業4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有岑溪紅、三堡紅、芝麻石、七彩石等品種,都曾經紅極一時。幾年前,受傳統生產方式等影響,產業一度陷入寒冬。
為解決石材產業“小散亂污”的問題,岑溪市大力實施石材產業“退城進園”和轉型升級戰略:在園區建設方面,開發建設了糯垌三興、三堡振興、馬路義垌、馬路水平四個石材集中加工區,規劃總面積3000多畝;在企業發展方面,堅持實施“退城進園”,至今已動遷入園并建成投產石材企業58家;在礦山開采方面,鼓勵和支持礦山業主對設備技術進行更新和改造,基本完成機械式切割開采等技術改造,礦山成材率由原來的25%提高到60%左右,資源利用率由30%提高到80%左右,能耗、人工成本明顯下降;在板材加工方面,引導和支持企業開發中高端產品,目前產品正在向多樣化、超薄化、特色石材石藝發展;在廢料石漿綜合利用方面,在糯垌新塘建設了1個規劃占地280畝的廢料綜合利用加工區,目前已有5家企業入園,發展人造石板材、異型材、工藝品,實現了“變廢為寶”“點石成金”。
第一屆梧州·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大批客商云集岑溪,他們走礦山、看企業、觀會展、談合作、訂合同,簽訂的石材產品合同銷售額達22.5億元,礦山設備、加工設備銷售額2.5億元,并拉動7億多元的技改投資。各石材加工區出現了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日夜生產的新景象,掀起石材產業建設新高潮。而第二屆梧州·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簽訂的石材產品(包括荒料、板材、異型材、工藝品、廢石料等)合同銷售額23.75億元,礦山設備、加工設備訂購額2.8億元。兩屆石博會的舉行,為岑溪石材行業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臺,推動岑溪與國內外石材企業的交流與合作,讓“中國花崗巖之都”這張名片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岑溪市工信局局長莫石堅稱,該市已形成礦山開采、板材加工、石雕石藝、石漿廢料綜合利用、石材運銷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未來還將積極打造“綠色石都”,計劃在每個石材加工區各建設1-2個廢料石漿利用加工項目,對廢料石漿進行循環利用,力爭在“十三五”期末,石材產值達2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