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獲悉,9月17日上午9點,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正式在上海西岸開幕。中國"BAT"三巨頭均出席會議并發表了演講。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李彥宏在演講中提到,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與AI無關。對于絕大部分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還是如何在現在這個時代趨勢之下,率先擁抱AI,做一個成功的AI技術應用者,盡快使自身AI化,贏在起跑線上,為未來提供發展動力。一個真正的“AI化公司”是三維一體的。它首先要具備AI思維,其次要擁有AI能力,第三還要遵循AI方面的倫理。
此外,李彥宏還提到,一家真正的“AI公司”,不僅技術層面是與AI緊密結合的,它的文化也必須是“AI化”的。這意味著公司的發展必須遵循AI倫理的四個原則,第一個原則,AI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第二個原則,AI的創新愿景是促進人類更加平等地獲得技術能力;第三個原則,AI存在的價值是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不是取代人、超越人;第四個原則,AI的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于會議上,馬云從自己的角度談了關于AI的思考。他認為,AI既是技術,更是認識未來世界、認識自身的一種方式,是定義未來生活的方式。人類需要學會尊重、敬畏機器智能,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邏輯。馬云強調,未來數據將會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系,智能時代是基于這些改變而隨之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革。對于近期出租車行業的事件,馬云覺得,政府應該做政府該做的事情,企業應該做企業該做的事情,我的觀點是政府不應該去關心出租車行業是不是被取消,那是市場行為,政府要關心是不是安全,人是不是死亡。交通安全是第一要素,至于這個行業取代那個行業,這應該由市場取代,更何況有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想辦法怎么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而不是消滅一個行業。
對于人工智能,馬化騰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我們不能拒絕人工智能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中國和美國的互聯網與科技產業,一直以來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如此,即便有競爭,我覺得它也像一場“奧林匹克”競賽,通過“你追我趕”的互相激勵、協同創新,共同把人類的認知極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強”,最終的目的是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通往“大社交”時代。騰訊多年來一直專注做連接,我們希望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服務。
此外,馬化騰從“可知”、“可知”、“可用”與“可靠”的角度,提出了人工智能發展過程需要面對的四個問題,希望引發全球AI從業者的思考。第一個是“可知”,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夠變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釋?第二個是“可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類個人或整體的利益?第三個是“可用”,人工智能是否能讓盡可能多的人使用?第四個是“可靠”,人工智能是否能夠足夠快地修復自身漏洞,真正實現安全、穩定與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