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危機”造成的那樣的結果,使黃河公司領導決心另尋出路。喬金嶺拜訪了王光祖教授、拜訪了機械工業部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的超硬材料專家——兩任退休所長錢惟圭和賀以權,又赴長沙求見了冶金部長沙礦冶研究院院長陳啟武教授,赴桂林求見了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張智遠,更把兵器工業部中州機械廠總工、教授級高工韓正、鄭州工學院教授夏恒青等請到黃河集團公司設在鄭州的技術中心當面請教,這些超硬材料高級專家的真知灼見,使他確立起走中國自己發展金剛石事業的道路——搞六面頂壓機的信念!
于是一項看似不可能辦成的事情——以一家民營企業之力、以一個農民出身的企業家的個人身份,來完成按常規應由中央部委、最低也要一家國家級的行業協會來統籌、領導和組織的金剛石壓機大型化工程!
黃河公司和喬金嶺請來了上述這幾位在行業內的權威專家,還有一機部濟南鑄鍛研究所教授、《超硬材料生產專用設備——鉸式六面頂液壓機》一書作者沈新德;請來了化工部、吉林大學、燕山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等國內超高壓合成設備的設計、制造、電子、金剛石合成工藝、后處理行業的教授、學者、知名專家30余人和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員齊集公司設在鄭州的技術中心,就在這座大樓里,大家生活于斯,工作于斯,研討、切磋、設計、論證于斯。從1996年8月28日,至1997年10月30日的一年多的時間里,這個團隊忘我工作,日日如斯。期間,還先后召開九次更大范圍的專家會議,隨時研究、解決研發進程中的各種技術問題。
黃河公司的領導們特別是喬金嶺在這一年多內,可以說“衣不解帶”,無晝無夜,了解情況,聽取意見,深入思考,籌措資金并不斷進行決策。
人們至今還記得,在1996年7月25日至27日的第一次專家團隊會議上,喬金嶺代表黃河集團公司堅定地要求研制Φ33mm腔體,即6×1500噸的壓機的情形!專家們吃驚了!這樣大腔體、這么大噸位、這么大型的壓機是專家們事先所不敢想的。
我國的六面頂壓機,從1966年由一機部濟南鑄鍛研究所研制出第一臺6×600噸壓機以后,直到1987年才由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和長春試驗機廠研制出6×800噸壓機,這期間經過了21年!而從6×800噸到6×1000噸,又經過4年才由太原重工于1991年研制成功。現在已經到了1996年,還在這個噸位徘徊,而黃河公司卻要從6×1000噸一下躍升到6×1500噸!
黃河公司和喬金嶺的堅定決心,鼓起了專家們的勇氣和信心,陳啟武院長接受了擔綱重任;張智遠教授挑起了壓機的設計重擔;設備制造、機械加工則由韓正教授負責。其它如工藝、測試等都進行了具體分工。
喬金嶺還提出,要堅決改變壓機原有的操作方式,即由一人值守一臺,照著工藝員畫好的圖表,手忙腳亂地按著由許多繼電器連接著的不同的按鈕。喬金嶺在美國、在日本見到過智能化的操作,因此要求也要像美國、日本一樣的智能化!
這一任務落在了青年專家曹慶忠的頭上。曹慶忠有過直拉單晶硅爐自動化操控的設計經驗,他又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經過縝密的思考,提出了設計方案。喬金嶺立即邀請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鄭州工學院、吉林大學、燕京大學和三磨所等院所的教授專家進行論證,幾經修改,六面頂壓機的操作終于實現了智能化,而今,在黃河旋風公司,已經有人能夠開十幾臺大型壓機,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極大的降低了成本。
黃河公司和喬金嶺的決策一個一個地落實了。1996年8月27日拍板,97年3月26日便生產出第一臺6×1500噸樣機,97年10月28日通過省級技術鑒定,而到98年底已有100臺這種被正式命名為“UDS-6×1500噸-I型”壓機投入金剛石的規模生產。事后,陳啟武院長感慨地說:“這樣的大項目,從立項到產業化一般需要5年時間,在‘黃河’只用一年半時間,這是一個奇跡!由一家民營企業、一個民營企業家領軍搞成,更是一個奇跡!”
UDS-6×1500噸-I型壓機的研制,在技術上取得11項專利、得到省、部級4項科技成果和科技進步獎。
由于UDS-Ⅰ型壓機在技術上的先進性,經濟效益提高2/3。由于單位成本比美國兩面頂壓機生產出來的同等級產品低1/3,因此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黃河公司和喬金嶺是一個不斷追求,永不止步的團隊,他們接著又相繼開發出的UDS-Ⅱ型、Ⅲ型壓機,其缸徑由Φ320mm達到Φ650mm;腔體由Φ33mm達到Φ52mm;壓力由6000噸達到2.2萬噸;單次產量由40克拉達到140克拉;因其品質的提高,每克拉的售價則由0.12元達到0.48元!
北京礦業大學超硬材料刀具研究所鄧福銘教授在其《陳啟武——情系金剛石半世紀》(見河南人民出版社《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一書)中說:“黃河實業集團公司UDS--1型大型高壓合成裝備的大規模上馬及Φ30mm腔體金剛石合成工藝成功推廣應用,創造了明顯的經效益,促成了該公司1998年一舉上市成功,成為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生企業,特別是黃河集團公司用這種設備生產HHD30產品經過日本ODK公司檢測,性能接近國外高檔產品,樹立國產六面頂設備大型化新的里程碑。”
“黃河旋風”這個響當當的名字不僅聲動中華,而且已經名播世界超硬材料行業!
2001年6月12日,公司常務副總王春林一行六人赴奧地利TYROLIT公司考察,這是一家在歐洲僅次于英國元素六的國際知名超硬材料公司。考察回來后王春林向喬金嶺匯報說:“他們受到該公司執行總裁西格瓦特的熱情接待,更讓他們感動的是,該公司升起中國國旗以表示對我國和我們公司的敬重和友誼!”
喬金嶺聽到這里,激動地從座椅上站立起來,在美國GE公司的那一幕倏地閃過眼前,而今在奧地利TYROLIT公司升起的五星紅旗,令他禁不住熱淚長流……
是啊!黃河實業集團及其子公司——黃河旋風,得到了世界同行的承認和敬重!也為偉大的祖國爭了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