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各省份也陸續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0日,已有15個省份公布2018年上半年GDP數據。總量方面,河南以2.22萬億元暫時居首;江西上半年GDP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已趕超天津。增速方面,貴州目前表現最佳,上半年GDP增速 10%,超過全國3.2個百分點;天津上半年GDP增速雖暫時墊底,但相較于1季度已回升了1.5個百分點。
河南以2.22萬億元暫時居首
在已公布2018年上半年GDP數據的15個省份中,河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福建、安徽、北京、陜西、江西等10個省份GDP總量超萬億,河南以2.22萬億暫時居首。上海GDP總量突破1.5萬億,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6.9%。
江西、陜西上半年GDP總量均首次突破萬億。陜西上半年GDP達1.07萬億元,同比增長8.6%,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江西上半年GDP達到1.01萬億元,同比增長9.0%,高于全國水平2.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2018年上半年GDP總量已趕超天津,2017年上半年江西還比天津少425.7億元。
貴州GDP增速連續30個季度居全國前三
GDP增速方面,在上述15個省份中,貴州位居第一。貴州省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6632.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增速高于全國水平(6.8%)3.2個百分點,連續30個季度保持全國前三位。
具體來看,貴州省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國前列。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速高于全國水平(6.0%)11.4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32.6%,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投資增長78.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9.6%,增速高于全國水平(6.7%)2.9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8%。
除貴州外,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全國的省份還有江西(9%)、陜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寧夏(7.7%)和上海(6.9%)。
天津上半年GDP增速暫墊底
與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相比,上述15個省份中僅陜西、湖南兩地今年增速有所回升,江西、四川、湖北、上海、北京等5地的GDP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其它8個省份的GDP增速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其中回落幅度最大的是天津市,上半年GDP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3.5個百分點。同時,3.4%的增速在目前已公布數據的15個省份中也排名墊底。
2017年之前,天津GDP連續25年以不低于9%的增長率增長,2017年則驟降至3.6%。
從2016年三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天津GDP增速連續7個季度回落,分別為9.1%、9.0%、8.0%、6.9%、6.0%、3.6%、1.9%。
對虛假統計數據“擠水分”被認為是天津GDP增速驟降的原因之一。2018年1月11日,天津濱海新區宣布擠出GDP“水分”,不再重復統計注冊在當地、但未在當地生產的企業的產值,同時將2016年的GDP從 10002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
不過相較于一季度,天津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已回升了1.5個百分點。從具體的經濟指標來看,工業增加值4064.62億元,同比增長3.3%,比一季度加快3.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17.3%,降幅比一季度(-25.6%)收窄8.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7.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1.4個百分點。
對此,天津統計局用“經濟運行企穩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來形容上半年天津經濟的運行情況,并強調,“下階段,要以‘滾石上山’的勇氣和決心,認真做好各項工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