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氣不再“荒”?“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中國將推進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開采,以確保供應。話音落下不久,一項針對頁巖氣開發利用的優惠措施就已出爐。
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通知,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對頁巖氣資源稅施行減征30%的優惠政策。消息一出,業界為之振奮。股市的反應最為直接。天然氣板塊大漲,甚至有多股漲停。
多方受益
資源稅開征于1984年,對在我國境內從事原油、天然氣、煤炭等礦產資源開采的單位和個人征收。頁巖氣資源稅作為資源稅的一種,包含在天然氣資源稅中。
2014年,財政部出臺《關于調整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有關政策的通知》,將原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卻相應地將資源稅適用稅率由5%提高至6%。雖然規定將高含硫天然氣資源稅減征40%,對低豐度油氣田資源稅暫減征20%,卻沒有明確頁巖氣的適用稅率。各地方稅務局只能比照常規天然氣征收6%的資源稅。
“頁巖氣儲集層滲透率低、開采難度大、開發技術尚未成型、開發投入高、產出低、投資回收慢,卻與常規天然氣繳納同樣的資源稅,顯然不合理。”一家頁巖氣開發企業向記者表示,“此次頁巖氣資源稅減征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減少了費用支出,降低了現金成本。”
新政策出臺后,頁巖氣資源稅稅率降至4.2%。假設按照1.5元/立方米的出廠價,以2017年91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量計算,共計可減征2.457億元資源稅,可使每立方米頁巖氣的成本下降0.027元。
“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頁巖氣產量提高到300億立方米,屆時減征的資源稅將更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高級經濟師徐博說,“利用減征的數億元資源稅,企業可以增加鉆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甚至可以用于提高員工待遇,鼓勵員工的生產積極性。無論用于何處,減征資源稅對企業而言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企業獲益,下游用戶也有望獲益。“在成本降低的情況下,生產企業很可能降低頁巖氣出廠價,以價格優勢吸引下游用戶,提升市場競爭力。燃氣用戶由此得到實惠。”徐博說。
促進勘探開發
減稅是鼓勵企業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手段。企業積極性增加,將促進頁巖氣的勘探開發。而發展頁巖氣不僅符合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而且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中央提出能源消費和能源供給革命時要求,持續提升清潔能源比例和能源自給能力。大幅提高天然氣生產供給是必由之路。但是,我國常規天然氣經過幾十年開發,很難再有大的突破。
“非常規氣中,煤層氣上產速度太慢,而頁巖氣勘探開發發展至今,雖然增量不大,但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是實現天然氣增量最現實的一種。”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研究員李玉喜說。
從能源安全角度來看,加快頁巖氣開發更顯緊迫。
2018年1-2月,我國進口天然氣204.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5.1%,對外依存度上升至44%。據分析,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為5800億立方米,國內常規天然氣產量只有2800億立方米。如果沒有大的增量,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50%以上。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解決一部分缺口,但能源安全主動權還是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應該加快頁巖氣開發突破,盡快實現大規模開發,增強自給能力,如此也能提高國際天然氣市場話語權。
“發展非常規天然氣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在中美貿易戰陰影下,進口美國LNG前景不明朗,非常規天然氣重要性再次凸顯。”業內專家說。
“隨著減征通知的印發,頁巖氣資源稅稅收激勵政策正式落地,釋放出了國家著力發展頁巖氣的積極信號,體現了國家對頁巖氣開發的支持。”徐博說。
李玉喜表示,對頁巖氣資源稅進行減征,是國家根據供需變化進行的調控。目的是鼓勵企業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企業積極性提高,愿意投入,將促進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增加清潔能源的供應量。
“下一步應該采取更多可行的措施,堅定頁巖氣生產企業的信心,激發頁巖氣開發的活力和潛力。”徐博說。
期待更大支持
近幾年我國頁巖氣產量上升較快,國家的政策支持無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就出臺了對頁巖氣開發的支持政策。當時,美國頁巖氣企業有30%的利潤來自政府的支持。
“盡管頁巖氣開發受到國家財政的扶持,但對企業來說,《通知》里的減稅政策仍不足以減輕高昂的初期投入帶來的壓力。”徐博說。
“雖然頁巖氣資源稅給予了減征,但力度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有頁巖氣生產企業相關人士表示,“除了資源稅外,頁巖氣勘探開發還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諸多稅費。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已經獲得穩定頁巖氣產量,但新興油氣企業在頁巖氣方面的投入都還沒見到回報。雖然暫時不需要繳納資源稅,但多種稅費的存在,讓企業對頁巖氣發展的預期不好、信心不強。”
這位企業人士建議全免頁巖氣資源稅,而且至少在2035年之前應該全免。
“想要吸引更多資本進入頁巖氣產業,目前的資源稅減征措施仍不夠,還需要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以及繼續提高國家補貼力度。”徐博說。
2012年開始,國家財政開始對頁巖氣施行補貼政策。2012-2015年的補貼標準為0.4元/立方米。“十三五”期間,補貼標準有所下降,2016-2018年的補貼標準為0.3元/立方米,2019-2020年的補貼標準為0.2元/立方米。
“目前只公布了至2020年的頁巖氣財政補貼政策。2020年之后會不會繼續補貼,補貼多少,相關政策都還沒有出臺。這使企業對未來頁巖氣發展的預期不好。”徐博表示,“像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這樣的企業對未來發展是要做中長期規劃的。在進行未來頁巖氣發展規劃時,有補貼或沒有補貼,補貼0.2元還是0.3元,對規劃將產生很大影響。”
徐博建議,相關補貼政策應該盡快出臺,早日給業界吃上定心丸。可以區分頁巖氣開發成熟區和開發新區,給予不同的補貼標準。新區的補貼標準應適當高于成熟區,以加快新區的開發步伐,逐步成熟后再調整,使二者獲得相對公平的政策支持。
“相關優惠政策還應該具有持續性。比如,美國對頁巖氣的稅收減免政策就持續了23年。”徐博說,“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政府非常規氣的勘探開發活動先后投入60多億美元,用于培訓與研究的費用將近20億美元。這也是值得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