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前,從沒有人這樣表述過,或是說,從沒有哪一個人這樣有底氣地大膽預測關于石材品牌中心論的話題。直到完全還是石材圈外人士的耿軍民教授來到水頭,并充分運用他的專長,對水頭進行超過兩個月的考察與深入調研。最終,他態度堅決地作出文章開頭的那個論斷。
作為資深的互聯網專家和擁有清華大學十多年商業模式客座教授的從業經驗,耿教授早已練就了一雙對商業觸角特別敏銳的“火眼金睛”。對他能力的認可是在去年年底認識他并有過多次交流后心悅誠服的,他的判斷有理有據!所謂的“旁觀者清”,耿教授是擁有這份睿智的高人。
大家懂的!之前,不僅僅是在水頭,在全中國也一樣,幾乎所有石材人都認為:石材是天然的,很難建立品牌,做石材無法做品牌。在中國石材業近30年歷史演變的前期,由于客觀原因,石材業曾暴利了很多年,從業者隨隨便便就能賺到大桶大桶的金子,那誰還會有心思考慮品牌不品牌的問題?這就是幾位行業大咖一再說起的“賣布料時代”。可是,近幾年來,大家終于意識到暴利時代永遠過去了,石材行業必須正確面對微利甚至無利的行業現狀,有智慧地轉型升級,企業才能繼續良性發展了。也就是說,石材必須進入“賣成衣時代”了。
那么,如何在蕓蕓眾企業中突破同質化、虧損、產品滯銷、產能貌似嚴重過剩等問題,從而找到發展之路呢?我想消費者的認知是關鍵!而消費者必須通過品牌的傳播才能知道商品的存在,也才有選擇的可能。而這恰恰是石材行業最大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整個行業找不到一個直通消費者的品牌。也就是說,廣大消費者對于如何消費石材處于“盲區”,他們無從選擇,沒得選擇,因為沒有可供的選擇,也就不可能選擇。這就迫使石材企業要去建立屬于自己的、能與消費者對接的品牌,才有可能在消費大軍中爭得存在感和選擇的機會。也就是說,未來,品牌將是決定企業能否繼續存在的關鍵。
水頭在石材行業的優勢在全國、甚至全球都還無可取代,近兩年水頭石材業的發展動態也明顯表現出“品牌覺醒”的趨勢,全國各地的石材從業者紛紛奔向水頭的現象,預示著提升水頭在業界的“江湖地位”的同時,也為水頭成為“石材品牌誕生地和聚集地”提供更大的可能。
當然,目前這個論題還只是一種預測,但,相信很快就可得到驗證的,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耿教授是國內較早從事移動互聯網研究及教育普及的專家,現專注于研究移動互聯網與各相關行業結合的工作。為國內以清華大學、市長學院等多家知名機構授課,現有粉絲過千萬,正打造國內第一大移動互聯網媒體,有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
“不久的將來,
水頭將成為中國石材業的品牌中心!”
耿軍民教授對水頭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調研得出的結論
這個觀點,你怎么看?
鵬翔實業董事長王少芳
我持保留態度。
石材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品牌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營銷,要樹立一個品牌則需提升服務與產品附加值,而這些應該是要依托深入消費群體的體驗店等來支撐。因此,我認為未來水頭應該會是集加工生產體驗展示設計的石材基地,在這里,有實力的企業直接進入終端消費市場,發展出適應當地的品牌工作室或者專賣體驗店,品牌化會以星羅棋布的模式呈現。
廈門石材商品運營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奇輝
我認同這一看法,如完整一點,應該這樣表達:以廈門與水頭為中心的閩南區域。
而在成為品牌中心之前,可能會經歷品牌萌芽、發展、成熟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則少不了政府引導、石企自律自強、媒體宣傳、協會引導、設計師參與等等。
石材行業的品牌與其它行業有所不同,應該有以下幾種:原材料品牌、生產加工品牌、服務平臺品牌。水頭目前石材企業品牌意識有,但因行業特性問題,品牌樹立較難,要有一個過程。
都說石材向來只有企業的品牌(雖然也缺乏消費者認知),而基本沒有石材產品的品牌,很多石材人說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在我看來這個說法不對,其實石材向來只有材料品牌,所有項目招標只定材料名稱,并不確定加工企業;兩種形式的品牌都要推,可避免惡性競爭,提升行業整體形象。
鵬基石材董事長張躍前
對于這個觀點,我認為得取決于政府對行業的支持力度,水頭如果能繼續保持匯聚全球石材礦山直銷品種,品牌中心是可以實現的,跟中國陶瓷品牌中心—佛山,是同樣的方向。
石材行業目前因為行業歷史較短,小作坊同質化惡性競爭嚴重,導致企業收益無法支撐品牌打造前期費用。再者,門檻低,人才培養和留用難。以及第一代石材企業老板由于市場需求大,沒有注意品牌打造,因此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品牌薄弱的形象。
在我看來,品牌首先要能為消費者創造高附加值,才能算是品牌。行業開始打造品牌就是細分領域和挖掘市場的開始,也是提高終端消費者的認可度,增加產品價值的途徑。
很多人說應當將石材行業的品牌分為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這樣才能分別適應家裝市場和公裝市場。
而水頭在成為品牌中心之前,可能會經歷:第一階段(萌芽):目前處于傳統經營的區域寡頭品牌。第二階段(初生):行業大咖出來整合,讓消費者開始認知。第三階段(成長):資本進入快速打造品牌,國際品牌的出現。
當然,因為石材的產業鏈太長,水頭石材市場屬于初加工的一級批發市場,對終端消費者的距離很長,要成立品牌就需要在終端的石材企業調整戰略,立足水頭放眼世界。
中國花崗石現板集中采購平臺創始人蔡棟梁
我覺得水頭成為品牌中心是未來的必經之路,這是整個產業的事情,需要政策、標準來引路,同時也需要更多企業提升服務與質量。
如果能改變整個產業鏈的模式,聯合更多群體,形成平臺,再用平臺聯合平臺,深入解決難點痛點,那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品牌。此外,我相信在未來,服務會是品牌不可缺少的一大環節,就像傳統的格力、美的,或者新興的滴滴打車、微信、共享單車等,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先在服務上下功夫,很快就以點帶面把品牌打響了,我在做中國花崗石現板集采平臺也是抱著這種信念。
將石材的品牌分為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其實是一種特性使然,因為石材是公裝和家裝必不可少的建筑裝飾材料,我們不能要求每一種石材、每一家石企都必須跨界推廣,為終端消費者孰知,而是應該站在一種人性化的角度來看待,企業品牌的樹立有益于公裝工程,產品品牌則能幫助走進家裝市場,這樣區分有助于企業根據自身特性,發展處具有特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