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龍頭企業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協鑫集成)2月7日晚間宣布了一項大手筆對外投資——該公司當晚公告,其擬與沛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沛縣經濟開發區發展有限公司等多方共同設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劃總規模為12.08億元,首期認繳8.08億元。其中,協鑫集成及其子公司共同出資2.07億元。
根據公告,該產業基金設立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向協鑫集成全資子公司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徐州鑫宇)增資進行擴產事宜。具體而言則是,將對徐州鑫宇增資5億元,用于購置產線、技術改造及補充流動資金,由此可形成3GW高效電池產能。
作為組件出貨量持續排在國內同行企業前列的協鑫集成,由于近兩年來光伏組件環節市場競爭極為激烈,盡管其產能規模和營收規模不斷擴大,但該公司組件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承壓。在組件業務占據協鑫集成八成以上營收比重的背景下,協鑫集成整體的經營狀況很容易被組件業務的盈利能力所左右。因此,為了分散過分依賴某單一業務所產生的經營風險,協鑫集成便尋求產業鏈的延伸,布局光伏電池領域成為其重要一步。
2016年,協鑫集成進入電池環節,由徐州鑫宇作為該公司旗下高效電池的生產基地,投建黑硅PERC電池及高效異質結電池產能。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7年底,協鑫集成國內高效電池產能將達到2GW。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投產,徐州鑫宇扭虧為盈。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虧損0.53億元的徐州鑫宇去年前三季度則實現盈利0.37億元,量產帶來的業績釋放效果逐步體現。
高效電池現有產能盈利效果的初現與業務規?;谋厝悔厔荩蔀閰f鑫集成選擇擴產的主要原因。在公告中,協鑫集成表示,“隨著電池產能的持續提升,規模效應將帶來產品成本的不斷下降,差異化競爭力持續加強,進一步增厚公司毛利,對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有積極影響。”
通過此次擴產,協鑫集成高效電池產能將達到3GW。但擺在該公司面前的,是一個多家龍頭企業紛紛垂涎且竭力布局的市場氛圍。
多晶硅龍頭通威股份在2017年曾先后發布兩份高效電池投建計劃,分別是成都雙流年產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合肥和成都各年產10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金額高達170億元。
根據項目建設時間安排,成都雙流年產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分二期、三期建設,二期項目已于2017年2月前動工建設,2017年內建成投產。而三期項目,該公司將根據市場需要決定投資建設進度。
合肥和成都各年產10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則于2017年11月啟動,整體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
截至2017年11月,通威股份已形成5.4GW的高效晶硅電池產能,在建4.3GW新增產能。
單晶龍頭中環股份同樣不甘示弱。2017年,該公司通過換股收購國電光伏90%股權,試圖保留其優勢的高效HIT電池生產線等優質資產,用于后續的高效HIT電池研發生產線的改造升級等產業投資。
二線光伏龍頭企業也是十分活躍。2017年12月,東方日升宣布與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簽訂一項規模為80億元的光伏新能源項目投資框架協議。這其中,一部分資金就用來投建5GW光伏電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