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位于陸良縣一處名叫大灘坡的130多畝工礦企業廢棄地上,10多臺建筑機械和近百名建筑工人正在抓緊施工。眼看上百家石材加工企業即將搬遷至集規?;?、科技化、集約化生產為一體的石材加工園區時,平日里深受粉塵、噪音、石漿、石塊等污染源危害的中樞街道西橋、閆方橋、大潑等社區群眾心里覺得十分高興,真誠感謝縣委、縣政府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
陸良縣石材加工業起源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僅中樞街道轄區內就有102家石材加工企業。由于歷史原因,這些加工企業均分布在324國道、326國道兩側和城鄉結合部地帶,普遍小而弱、散而亂,且幾乎都是在露天底下隨意生產,以致空中粉塵彌漫、噪音刺耳、路邊污水橫流,對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弄得周邊居民苦不堪言,經常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不滿和訴求。為進一步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中樞街道辦事處痛下決心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自8月10日開始,中樞街道成立了專項整治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壓實主體責任,對轄區內的所有石材加工企業進行登門宣傳和現場解釋,堅決取締了數十家無證無照的石材加工企業。
在此基礎上,采取“堵疏結合,建管并舉”的辦法,按照“科技、環保、美觀”的總體要求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分戶建設”的模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將西橋社區130多畝的工礦企業廢棄地拿出來開辦符合環保標準的石材加工產業園,引導和推動石材加工轉型升級。目前,已有42家石材加工企業自愿申請進入園區,預計近期可投入生產,并全部實現生產加工過程中粉塵不外揚、噪音不超標、污水不外流的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