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綠色發展早已納入國家戰略的當下,伴隨環保政策的不斷推進,相關信息披露制度、產能限制規定逐步落地,這將加速環保行業的發展變革,同時也為市場帶來新的投資動向。在市場人士看來,此番環保...
在綠色發展早已納入國家戰略的當下,伴隨環保政策的不斷推進,相關信息披露制度、產能限制規定逐步落地,這將加速環保行業的發展變革,同時也為市場帶來新的投資動向。在市場人士看來,此番環保督查將更加嚴格,而這對環保及相關板塊的影響將是積極的、正面的。伴隨“環保風暴”來襲,環保限產力度加強,是對制造業盈利修復內在邏輯的驗證和加強。環境治理的深化有望在促進產能收縮、刺激企業技術革新、催化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作出重大貢獻。
環保板塊走勢仍顯疲弱
我國制造業經過多年粗放式發展,產能過剩、環境污染兩大問題凸顯。在業內人士看來,環境治理在全面小康重要道路上所處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因此未來環保工作力度或將大幅提升,并引發新一輪環保投資周期的到來。
對此,安信證券分析師陳果表示,新一輪的環保投資周期將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包括重視程度更高、考核督察更頻繁、環保投資繼續增加、防治挑戰巨大等。然而從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部分市場參與者對環保政策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今年6月以來,環保板塊走勢較為疲軟,顯示出市場資金面對環保主題缺乏信心。分析人士認為,板塊走弱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從上市公司與地方政府關系維持的角度考慮,市場對后續環保訂單的持續性存在擔憂;二是對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環保督察的認識方面,部分市場參與者將“去產能”和“環保限產”誤認為是簡單粗暴的關停產能,從而低估了相關政策對環保投資的拉動作用。
上述擔憂說明部分市場參與者對環保政策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事實上,環保部在8月22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從未要求環保執法“一刀切”;對違法企業應該堅持“零容忍”,對環保守法企業應該公正對待。
“隨著環保政策的落地,環保達標的企業通常可以保留其合法產能,而‘散亂污’的企業則會被關停產能,甚至被‘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場地。因此,‘去產能’和‘環保限產‘能夠帶來企業對環保設備采購和技術改造的新增需求,在落后產能得到出清后,留下的先進企業可獲得更好的市場地位,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環保事業上。”陳果表示。
環保信息披露不得含糊
在污染防治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關鍵階段,環保政策不斷加碼,并進一步深入到資本市場的管理之中。在8月22日環保部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環保部正在抓緊梳理因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下一步,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全面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的環境風險。
別濤表示,根據環保部會同證監會簽署的合作協議,兩部門首先推動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相關管理信息,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根據要求,需要披露環保信息的上市公司有三類。第一類,是在滬深兩所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被環保部確定為“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公司,共有160多家,其中近九成披露了環境信息,總體情況較好。第二類,是被省和市級環保部門確定為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這部分上市公司的名單正在篩查和核實。第三類,是有至少一家主要子公司屬于各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的公司,作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需要披露這些子公司的環保信息。業內人士表示,滬深兩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共有7萬家左右,目前監管部門正在組織逐一比對、核實需要進行相關信息披露的公司。
對于環保信息的披露形式,除了在屬于定期報告的上市公司年報、半年報中披露以外,監管部門還要求上市公司在出現重大環保情況時發布臨時報告。如因為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處罰、面臨新的法律風險時,上市公司應該通過“臨時報告”的形式及時向股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
京津翼“環保風暴”來襲
環保政策不斷落地,新一輪的京津翼“環保風暴”也如期而至。環保部于近日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及6個配套方案,并在次日召開的專題發布會上宣布攻堅戰正式啟動。分析人士表示,在一輪又一輪環保督查的基礎上,今年秋冬季的“環保風暴”將更加猛烈。
根據會議內容,在此次“1+6”體系的秋冬季防治攻堅行動方案中,6個配套方案是指強化督查方案、巡查方案、專項督察方案、量化問責規定、強化督查信息公開方案和宣傳報道方案。目標是在全面完成《大氣10條》考核指標的基礎上,自今年10月至明年3月,將28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低15%以上,同時重污染天數同比降低15%以上。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當前的污染防治工作進入攻堅階段,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細則,限產范圍及力度超出預期,或將導致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供給端收縮,推動相關板塊價格抬升。
以鋼鐵行業為例,采暖季期間各地將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并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平來制定錯峰限產方案。興業證券研究表示,根據該方案,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的采暖季鋼鐵產能將限產50%。如果方案嚴格執行,那么按照全國年鋼鐵產量約8億噸、上述4城合計年鋼鐵產能約2億噸到2.4億噸、產能利用率80%計算,屆時鋼鐵日均產量將下降10%至12%,對供給端產生的沖擊不容小覷。
而對于化工行業,隨著環保監管趨嚴,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新建產能的釋放將大概率低于預期。市場人士表示,各地興起的化工企業“退城進園”加速了規模較小、技術落后企業的出清,而具備技術、規模及環保優勢的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行業競爭格局將逐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