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研制開發的國內首臺雙龍門移動式機械五軸聯動數控鏜銑床日前通過國家驗收。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三期工程重大設備制造檢查組上月下旬在遼寧鞍鋼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了該五軸聯動數控鏜銑床產品的鑒定會及演示會。
濟二機成功研制的這臺XKV2745×200型數控鏜銑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國家發電行業急需的大型水輪機葉片加工設備的難題。
以往我國生產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以電主軸作為主軸頭,輸出扭矩小,主要應用于有色金屬的小型零件加工。而大型水泵葉片、輪船螺旋槳、飛機螺旋槳、水輪機轉組葉片、高精度沖壓模具等加工件,直徑大、加工面積大、加工余量多,必須采用大功率、大扭矩的機械傳動式五軸聯動銑頭。然而,這種機械傳動五軸聯動的核心技術只為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少數發達國家所掌握。
目前,我國大型水電設備、水利輸送設備、船舶螺旋槳、汽車模具等復雜型面的高精度、重切削加工,國家重點投資項目南水北調、三峽水利、西氣東輸的基礎裝備的關鍵零件加工,都急需這種加工機床。尤其是大型水輪機葉片的加工全部依賴進口設備,而國內市場需求量相當大。
因此,開發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機械傳動五軸聯動數控鏜銑床設備成為當務之急。
2006年,受國家三峽建設委員會委托,濟南二機床承擔了開發這一首臺套重大項目的重任。他們多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幾經努力,終于取得突破。不到一年時間便將產品交付給用戶鞍鋼重型機械總公司。這臺產品以先進的五軸聯動重切削特性,完成復雜三維曲面的精確切削加工,提高了工件被加工面的精度和光潔度,減少或取消了后序的手工修磨,從而解決了既要提高生產效率又要提高被加工件精度的難題,滿足了我國三峽工程以及重大發電、船舶、軍工行業的需求,擺脫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回顧,這個項目從2006年5月開始,歷時3年,效果非常好。濟南二機床敢于承擔這項艱巨的任務以及鞍鋼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是該重大項目成功的兩大關鍵。
鞍鋼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畢志超認為,該機床使用一年來,性能上完全超過過去所有葉片加工機床,為突破水電葉片加工瓶頸、為我國水電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天德說,機械式數控銑頭,扭矩大、轉速低,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是非常大的進步。他認為此舉對我國水電制造業、艦船業,乃至國防工業的建設,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技術與裝備司副司長黃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工作部主任李冬茹以及來自科研院所和電力、重機等重點行業的專家、用戶,共計80余人參加了演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