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29日周一,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的文件顯示,美國已經通知了WTO其余163個成員國,它將考慮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施加緊急“保障性”關稅。根據WTO的規...
5月29日周一,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的文件顯示,美國已經通知了WTO其余163個成員國,它將考慮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施加緊急“保障性”關稅。根據WTO的規定,美國出臺的臨時性關稅措施可能會用于保護該國太陽能產業免受進口突然、意外大幅增加的威脅。根據美國遞交WTO的文件顯示,美國做出該決定的幾日前,今年4月申請破產的美國太陽能制造商Suniva剛剛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遞交了一份申訴,申請啟動“201”調查。
根據此前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ITC已經受理調查。美國東部時間5月23日,ITC發布公告,稱應國內光伏企業Suniva申請,對全球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保障措施調查(“201”調查),目標是判斷“進口至美國的特定量晶矽太陽能電池片和組件是否對美國該產業造成損害或威脅”。
ITC將于9月22日決定,美國的太陽能產業是否遭遇了“嚴重損害”,如果的確如此,那么委員會將在11月13日向特朗普遞交其報告。
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規定,當來自他國的進口產品數量激增給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威脅時,總統有權采取適當救濟措施以防止或補救損害,并便利國內產業進行必要的調整。這就是所謂的“201”調查。美國可以通過這一措施暫時解除其在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中的部分義務,因此也稱為“免責條款”。
Suniva在申訴里表示,2012年至2016年間,美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數量增加了51.6%,而進口產品的總價增長了62.8%,從51億美元增長至83億美元。
而美國遞交WTO的文件也指出:“(Suniva的)申訴認為,進口的不斷增長從國內生產商那里奪走了市場份額,并令公司破產,工廠關門,裁員,對國內產業的金融狀況帶來嚴重傷害。依照申訴提供的數據,美國生產商在國內太陽能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21%下降至2016年的11%,而同期美國太陽能市場總值增長了4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表示,2016年,美國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14.76G瓦,同比增長近一倍,行業就業人數增長25%,進口光伏產品并未對美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反而對相關產業發展和擴大就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美方如發起調查,必將損害國內相關產業,影響工人就業。
證券日報分析稱,若“201”調查通過,波及面將會相當廣泛。屆時,美國將把包括中國海外設廠的光伏企業,以及其他國家、甚至美國本土企業海外的產能,或將都擋在門外。例如業界認為“201”條款將主要波及包括全球光伏企業在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區海外約10GW的產能,同時,也將波及韓國、菲律賓,印度、歐洲以及美國本土企業Sunpower、REC等在海外建廠的美國本土上下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