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氣球爆炸、絢爛煙花、火箭發射、燃燒彈、穿甲彈……聽起來有點“危險”又專業的爆炸學,實際在生活中有著諸多應用。5月20日,在北京理...
氣球爆炸、絢爛煙花、火箭發射、燃燒彈、穿甲彈……聽起來有點“危險”又專業的爆炸學,實際在生活中有著諸多應用。5月20日,在北京理工大學公眾開放日的現場,來自北理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馮順山教授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科普講座。作為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理工于20日舉行了主題為“走進爆炸科學,沖擊科技未來”的公眾開放日活動,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觀,來自北京五十五中學、十一學校、理工附中等百余位師生代表、學生家長以及社會愛好者近距離接觸了爆炸這一聽上去很危險的專業領域。
從黑火藥講到金屬氫、全氮化合物,馮順山為觀眾講述了爆炸科技的發展概況。同時介紹了常用的爆炸研究技術手段,包括激光干涉測速、脈沖X射線攝影和爆炸虛擬測試技術等。最后,介紹了空氣沖擊波、巖石爆炸、爆炸驅動飛片、爆炸聚能效應等爆炸科技的應用。馮順山說,爆炸科學在國民生活中應用廣泛,除了大家熟知的軍事方面的應用外,在應急救援、航道清理等方面也有大用途。

公眾日活動現場
除了科普講座,活動還向公眾展示了在爆炸與防護領域的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包括爆炸合成金剛石、爆炸噴涂、爆炸焊接、爆炸燒結、旋轉爆轟發動機、柔性防爆技術、3D打印防護材料、金屬水等,讓人大開眼界。

公眾參與爆炸試驗
更讓觀眾興奮的是,他們有幸親自參與到爆炸實驗中來。重點實驗室的老師向大家實際動手演示了含能材料的密度測試、爆炸物品閃點測試、防護材料的硬度和粗糙度測試、粉塵爆炸點火能量和粉塵最低著火溫度試驗以及輕氣槍打靶實驗等,驚險又刺激的試驗大大加深了大家對爆炸安全的科學認知,現場公眾不約而同地表示:“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爆炸學,里面大有學問啊”。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我國爆炸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已成為我國爆炸科學技術領域重要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