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幾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減稅”成為各國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手段。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公布了稅改方案,兌現競選時的“減稅”諾言。根據方...
這幾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減稅”成為各國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手段。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公布了稅改方案,兌現競選時的“減稅”諾言。根據方案,美國將企業稅稅率從35%降至15%,個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3檔,起征點則幾乎翻番,一對夫妻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升至2.4萬美元。這是美國1986年以來力度最大減稅計劃,旨在通過稅改刺激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簡化稅制和降低美國家庭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稅負,并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全球最高之一降至最低之一。
美國之外,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已正式批準進一步下調企業所得稅稅率的政策,將在2020年前降至17%,并承諾英國企業所得稅稅率將保持在二十國集團國家中最低水平。法國總統的熱門競選人馬克龍也表示,將在任期內減稅200億歐元。
特朗普政府稅改目的,除了提振國內經濟和調節收入分配,還在于鼓勵企業和資金回流美國。一般而言,資本流向低稅率國家,美國大幅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和個稅,將有利于吸引資本回流。這將對中國產生影響,未來部分在華外資企業可能傾向把資本匯回美國,且包括中國在內其他有海外投資計劃的企業,也可能在選擇投資目的地時考慮美國。
在全球“減稅潮”中,中國也沒有置身事外。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主要舉措包括取消增值稅13%這一檔稅率;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等。李克強總理還提到,許多國家都在醞釀出臺減稅措施,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要有“搶跑”意識。
中國正在謹慎審視美國減稅方案對中國的影響,當然應該怎么減稅,需根據自身實際制定相關政策。如中國第一大稅種是增值稅而非所得稅,無論是應對跨國公司在華影響,還是為國內企業“降負”,減并的重點應在于此。
另一個重點是個稅,美國已行動,中國亦十分迫切。日前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在備受關注的財稅改革領域,個人所得稅改革未被列入,意味著個稅改革今年仍難有實質突破。
實際上,個稅改革已成共識。從稅收主要功能之一的調節收入分配來看,上一次個稅調整要追溯到2011年,時隔六年,物價上漲,居民基本生活支出水平提高,而單一且偏低的起征點讓個稅變異為“工薪階層所得稅”,已明顯違背調節收入的設定初衷。同時,通過個稅改革,可以降低中等收入階層稅負,起到提振國內消費作用,契合決策層前期提出的擴大國內消費、支撐經濟轉型的戰略。
無疑,中國急需推進的稅制改革不僅僅是減稅,考慮到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重要性,以及構建現代稅收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有必要對稅制和稅收結構進行調整,財產多的人加稅,財產少的人減稅;收入高的人加稅,收入低的減稅。也就是說,應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諸如房地產稅、遺產和贈與稅等直接針對居民個人開征的稅種。同時加大消費稅、資源稅、環保稅等“綠色稅收”征收力度,讓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不會因普惠性降低稅率而“搭便車”受益。
與此同時,應加速清理稅外收費,當前中國已經基本具備行政性零收費基本條件,此外社會保障費率降低也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