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幾年國產手機發展迅猛,但是智能手機同質化現象隨之日益嚴重,如何更高效的吸引消費者,如何在激烈的竟爭中保持手機品牌的影響力已經成了手機廠商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功能創新方面受技術限制...
近幾年國產手機發展迅猛,但是智能手機同質化現象隨之日益嚴重,如何更高效的吸引消費者,如何在激烈的竟爭中保持手機品牌的影響力已經成了手機廠商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功能創新方面受技術限制遭遇瓶頸,外觀創新似乎成了手機發展的另一條出路。塑料材質雖然是手機外殼的開山鼻祖,雖然性價比高,但終究因為顯得低檔而慢慢淡出消費者視野,連一向堅持使用塑料手機殼的三星也出追趕潮流,在2014年發售了第一款金屬外殼手機。金屬手機殼,外觀上更符合大眾對高檔的定義,散熱好卻也燙手,抗摔耐磨卻也容易出現信號屏蔽的問題。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通信信號更為復雜,而NFC、wifl及無線充電技術都將會是未來手機的標配,金屬手機殼對于信號屏蔽的不利影響將進一步放大,非金屬材質或將迎來重大機遇。3D玻璃之前一直受困于加工難度高、良品率低及成本相對較高的困擾,發展緩慢,但伴隨著LCD逐漸被柔性OLED替代,而3D玻璃又是目前唯一能夠較好同曲面屏幕貼合的硬物質這一剛性需求,各大廠商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相信隨著加工技術的更新,3D玻璃在未來手機外殼領域將會大放異彩。
另一種非金屬材質——陶瓷,因其絕佳的手感和優異的耐磨、耐腐蝕性也引起了手機廠商們的注意,但因陶瓷材質良品率低,價格非常昂貴,目前還無法大規模量產。
除了以上四種最常見的手機機身材質,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新奇好玩的材料應用于手機外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接下來,我們將按照金屬、3D玻璃、陶瓷的順序來解讀智能手機外殼發展中的變化。
3D玻璃篇










陶瓷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