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額同比降22.8%,降幅較上月增加1.9個百分點。
3月份進出口同比降幅收窄、順差強勁反彈的態勢,并沒有在4月份延續。昨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4月進出口總值為1707.3億美元,同比下降22.8%,降幅比今年一季度累計減少1.9個百分點,但較上月增加1.9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出口連續第6個月負增長。
海關稱4月份外貿企穩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出口919.4億美元,同比下降22.6%,跌幅較上月增加5.5個百分點;進口788億美元,同比下降23%,跌幅略窄于上月的25.1%。
海關稱,按工作日平均計算,4月份與3月份環比進出口值增長10.4%,其中出口增長6.9%,進口增長15.1%。對于4月份外貿形勢,海關用“企穩”來形容。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在金融危機爆發后,很多國外經銷商都急于將庫存產品出貨,而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有所降低,這表現為出口降幅加大。目前國內外的商家,在清理庫存后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補充,因此4月份進出口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不意味整個需求形勢改變。
匯豐銀行駐北京宏觀經濟分析師馬曉萍表示,從統計來看,出口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好轉,基本表現為波動態勢,因為根本的需求并沒有好轉。她認為,由于去年進出口額基數較低,第四季度可能出現正增長。
綜合1-4月的數據,前4月累計貿易順差75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4%,凈增加184.5億美元。
勞動密集產品環比增長
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4月份繼續環比增長,“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表現出一定的剛性需求。
海關統計顯示,4月份服裝及衣著附件環比增長3.9%;紡織紗線及織物環比增長13.4%;家具環比增長2.7%;鞋類產品環比增長3.8%;塑料制品環比增長11.9%;箱包環比增長22.4%;玩具環比增長18%。
商務部表示,我國部分產業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如2007年,鞋類、旅行用品和箱包、陶瓷制品、家具、玩具出口分別占產值的70%、80%、80%、40%和40%。
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部研究員韓秀申表示,去年國家通過提高出口退稅率、調整加工貿易政策等,對勞動密集型產品有一定扶持,從今年4月份的數據來看,效果已經顯現。她預計,隨著4月1日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出口情況將有所改善。占我國出口大份額的機電產品,4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2.2%,環比增長6.1%。
原油進口首現同比增長
相對出口頹勢,進口則表現了一定的國內需求。在進口商品中,鐵礦砂、原油、成品油等產品進口量均有增長。海關統計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進口初級產品215.5億美元,同比下降32.4%,環比增長16.6%。
其中,鐵礦砂進口5700萬噸,同比增長33.2%,環比增長14.7%,這一數據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此外,原油進口1617萬噸,同比增長13.6%,環比增長3.7%,這是今年以來原油進口首次出現同比增長。4月份成品油進口也出現一定增長,數據為370萬噸,同比增長2.6%,環比增長21.1%。
韓秀申和馬曉萍昨日均表示,初級產品進口的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國內刺激項目的陸續開工,加大了對這種投資產品的需求,其次當前國際市場這些大宗產品價格相對較低。
■ 官方表態
商務部稱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昨日發布報告稱,雖然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先行指標顯示下一步我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對外貿易司稱,目前大部分出口企業在手訂單減少,境外采購商多將長單改為短單、大單改為小單。
剛剛結束的第105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比第104屆下降16.9%,是自第99屆廣交會以來成交額首次跌破300億美元。此外,一季度,加工貿易進口下降35.7%,全國合同外資金額下降37.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下降20.6%。商務部稱,“現行指標顯示今后一段時間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出口增長乏力、后勁不足。”
商務部表示,為擴大內需,消費和投資均實現了較快增長,投但資終將形成產能,如果今后一段時期外需和消費不能協調增長,有可能加劇經濟失衡。
■ 企業聲音
“單子少又小”
國際需求并無好轉,出口企業反映訂單仍在下降。北京家具行業的老字號——天壇家具國際部部長金濤昨日表示,現在是“單子又小又少”。
他表示,去年出口明顯變差,當前這種情況仍在延續,無論是老客戶還是新開發的客戶,訂單數量都在下降,訂購產品的數量也在減少。據金濤介紹,他每年都去廣州參加“廣交會”,但是今年明顯地感到“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