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提出2020年電動汽車要占所有交通車輛的10%,屆時,我國電動汽車預計將達到400萬輛,僅石墨電極材料就能形成2000億元的市場規模……走進位于雞西...
國家提出2020年電動汽車要占所有交通車輛的10%,屆時,我國電動汽車預計將達到400萬輛,僅石墨電極材料就能形成2000億元的市場規模……走進位于雞西恒山區的黑龍江普萊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廳,這樣一組數據格外引人注目。這一科技公司一期項目達成后不僅能處理72萬噸石墨礦石,還可以年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2萬噸,這2萬噸負極材料就將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石墨是一種戰略資源,是大自然賜予雞西的寶貴財富,也是雞西轉型發展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雞西市委書記康志文在談及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時說,雞西正在下大氣力改變“一煤獨大”格局,做大做強石墨產業。
世界石墨儲量的70%在中國,中國石墨儲量的67%在黑龍江,黑龍江石墨儲量的57%在雞西。雞西的石墨遠景儲量達到8.5億噸,而且是優質大鱗片主產區,工業利用價值極高。為此,雞西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石墨之都”稱號,這是全國第11家、黑龍江首家以礦產資源命名的礦業城市。
與此同時,石墨增值的空間很大。專業人士介紹,以生產超硬材料為例,從礦石選出1噸石墨精粉成本在3000元左右,經過提純后可增值十幾倍,達到3萬多元/噸,如果再加工成石墨觸媒柱,又能增值近3倍,達到8萬元/噸,再進一步深加工成金剛石,就能賣到150萬元/噸,增值的幅度非常大。為此,雞西市規劃建設了恒山區和麻山區2個石墨產業園,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現已開發6平方公里;規劃總投資65.22億元,已完成投資30.53億元。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11戶。黑龍江普萊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戶,項目一期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總投資27.3億元,投產后產值30多億,利潤6.5億,稅金4.5億,同時安置就業1600人以上。
為延伸石墨產業鏈條,雞西圍繞延伸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耐火材料、傳導材料“五大產業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產業上下游吃配,促進產業鏈延伸閉合,切實提升產業規模和層次,讓石墨從“平民”向“貴族”華麗轉變。“以噸計算的石墨礦石,變成了以克拉計算的色彩絢麗的人造鉆石。”落戶雞西(恒山區)石墨產業園區的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主攻方向為超硬材料,產品已做到金剛石級、寶石級,副總經理辛友剛說,結構的改變,讓石墨礦石實現了華麗轉身——身價翻了上千倍。
“無論是延伸產業鏈條也好,還是推動產業發展也好,都必須靠項目建設來支撐。”康書記介紹,雞西今年重點推進北汽普萊德電池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貝特瑞石墨深加工、金宇四驅類石墨烯、申太新能源石墨紙等18個新建和續建項目。對這些項目,實行了市級領導“直通車”、雙重包保和三級協調機制,市級領導每人包保一個項目,全力抓好協調和推進工作,確保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應該說,目前雞西石墨產業項目建設的形勢非常好,企業投資石墨的信心非常足。”
石墨為雞西的轉型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到“十三五”末,雞西市將把石墨產業打造成600億元的產業規模,努力建設國家以石墨烯為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省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