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企業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如何實現科技成果與企業實際需求的有機結合?如何讓高端技術人才認識并了解地方企業,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在16日舉行的武漢大學與鄂州市技術成...
中小企業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如何實現科技成果與企業實際需求的有機結合?如何讓高端技術人才認識并了解地方企業,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在16日舉行的武漢大學與鄂州市技術成果對接會上,一場向高校借腦,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良性互動火熱進行。向高校借腦,傳統行業謀升級
“我們希望通過對接會,尋找到超硬材料領域的專家團隊,給行業科技研發提供詳實的指導。”在16日舉行的武漢大學·鄂州市技術成果對接會現場,來自鄂州市金剛石行業代表嚴陶女士講出參會初衷。
作為傳統本土產業,鄂州金剛石行業正著力研發“真空無壓燒接技術”。“這項技術算得上金剛石領域的重大革新,投入使用后可提高10倍以上的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20%以上。”嚴陶指出。
從2015年項目啟動以來,鄂州金剛石行業協會專門成立了技改小組,并在小范圍內實地試驗。然而,多次實驗下來,結果皆不如人意。“行業長期與河南工業大學、鄂州大學有科研合作,但在更高技術層面仍需要更加杰出的智力支持。”嚴陶坦言,希望通過這種“產學研”的對接會尋找到超硬材料領域的杰出人才,助力技術創新,謀求行業轉型。
在鄂州市經信委的引薦下,武漢大學專家團為她尋找到超硬材料方面的研究團隊,雙方互留了聯系方式,嚴陶方面表示將盡快組織專家團去實地調研,進行深度對接。
作為“金剛石之鄉”,鄂州金剛石產業發展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繁榮昌盛到本世紀初的重組革新。在市場規律作用下,鄂州金剛石制作工藝由最初的純手工壓制轉變為如今的電腦真空無壓燒接,切割效率由80㎡/片增至700㎡/片,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成本日益降低,一些固步自封的企業、加工作坊逐漸被淘汰、兼并或重組……
歷史的經驗告訴他們,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金剛石行業的長遠發展,重視技術成果的轉化和高端人才的引進是大勢所趨。
新興企業謀發展,對接會上有商機
除了尋找智囊團,當天的對接會現場,也不乏“別有用心”的企業家。其中,2014年成立的鄂州漢衍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漢衍公司”)就是代表。
作為一家新興企業,漢衍公司主要經營高純度鐵粉等新型材料。公司總經理邱文濤今年51歲,頭發花白的他于兩年前辭職創業。考慮到我國航空航天事業、高端制造業的蓬勃發展,邱文濤對創業前景頗為看好。
然而,苦于沒有尋到對口的技術研究成果,該公司的生產技術均系自主研發。“這種模式效率低、成本高,對于創業初期企業而言不太適用。”邱文濤指出。因此,對于對接會上展示的相關技術成果,他都十分上心,還特地做了筆記。“我們希望從這里‘取經’,也希望結識高端制造企業,覓得商機。”邱文濤表示。當天,來自武漢大學的肖曉暉教授介紹的“巡線機器人”技術成果、高星冉博士的“高壓無線傳輸”等項目受到多家當地機械制作龍頭企業的青睞,而這些項目投產所需的材料,漢衍公司均有涉獵。
高校量體裁衣,700多項科技成果有望落地
從實驗室到具體投產,對接會上的技術成果能否有效地為企業所用,轉化為經濟效益?武漢大學相關負責人項瑞望表示,在對接會開始之前,專家團已針對鄂州市工業發展結構及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并羅列出700余項有針對性可轉化的技術成果。
對接會當天,未來得及展示的“有機硅”技術成果引起了鄂州市大福廣告印務有限公司的關注,該公司正在積極探索新材料;關于“中藥提取”技術的研究則獲得湖北綠金子藥業責任有限公司、湖北浩信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藥企的青睞;“保健品功能飲料”項目則引起了湖北恒大置業有限公司的興趣。“我們正在謀求轉型,已經開始搶占飲料市場,后期希望在功能型飲料方面有所突破。”該企業參會代表介紹。
地方政府牽線,形成創新驅動合力
在這樣一場技術成果交流會上,如何將高端技術人才、新興產業技術和地方企業串聯起來,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鄂州市委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工業發展的重點要由實體項目為主轉變為實體項目與科技項目并重,要“走校進所”,深化產學研合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尋求智力支持。為此,今年2月24日至25日,鄂州市委書記李兵親自帶隊走進高校,先后前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校進行對接,并就深化產學研合作達成了一批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合作意向。“創新驅動,企業是發力主體,高校是能量來源,政府作為媒介將兩者串聯起來,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促進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壯大。”鄂州市經信委有關人士介紹。
據悉,為推進本地中小企業與高校院所的合作,鄂州市經信委專門制定《鄂州市推進企業創新工作方案》和《產學研合作推進方案》,實施產學研合作提質增效工程,力爭2016年通過產學研合作,推進新產品30個以上,新產品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達10%以上,確保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批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優勢地位得到保持。
后期,該市還將力爭邀請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與當地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對接,開展產學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