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鈦是一種既屬于輕金屬又屬于稀有金屬的金屬材料,在化工、艦船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以一架飛機為例,鈦料用于制造飛機風扇葉片、盤、軸、骨架、蒙皮等多個部件,應用量約占整個飛機重量的...
鈦是一種既屬于輕金屬又屬于稀有金屬的金屬材料,在化工、艦船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以一架飛機為例,鈦料用于制造飛機風扇葉片、盤、軸、骨架、蒙皮等多個部件,應用量約占整個飛機重量的15%以上。與鈦應用領域的“先進”“高端”相比,鈦的制取方法是基于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方法,相對落后,產量小、廢物高。日前,東北大學馮乃祥教授的團隊成功研究出新的工藝技術,使鈦的還原率達到100%,并實現“零”排放。與現行方法相比,鈦粉的生產成本至少可以降低50%。鈦的傳統制備方法為四氯化鈦鎂熱還原法,也被稱為克勞爾(Kroll)法,這也是目前工業上生產金屬鈦的唯一方法。該方法產出物中鈦僅占55%左右,而且整個生產工藝過程都涉及氯和氯化合物的生成,且生產過程排放含氯廢氣和含氯廢渣,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較大。例如,環境中的有機氯化物能夠消耗臭氧,危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引發癌癥;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為此,冶金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新的鈦冶金方法,但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和成果。
馮乃祥教授團隊的方法以氟鈦酸鈉為原料,以鋁為還原劑,制取金屬鈦粉并副產品無鈦冰晶石(在電解鋁工業作助熔劑、制造乳白色玻璃和搪瓷的遮光劑)。據馮乃祥教授介紹,該新工藝和技術不僅可以使鈦的還原率達到100%,鋁的利用率可同樣可以達到100%,而且整個過程無任何廢氣、廢渣、廢液的排放;新方法制備金屬鈦的工藝和設備結構簡單,不存在難以實現工業化的任何技術問題;該工藝不僅可以生產純鈦粉,還可以生產任意組分含量的鈦鋁合金粉,以滿足不同鈦合金構件和制品,特別是商用客機和殲擊機上3D打印大型鈦構件技術對鈦合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