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黃河旋風是國內品種最齊全的超硬材料供應商,也是全球第二大超硬材料生產企業。目前,黃河旋風不但正在積極實施超硬材料表面金屬化單晶及高品質微粉關鍵技術研發,還已進軍“工業4...
黃河旋風是國內品種最齊全的超硬材料供應商,也是全球第二大超硬材料生產企業。目前,黃河旋風不但正在積極實施超硬材料表面金屬化單晶及高品質微粉關鍵技術研發,還已進軍“工業4.0”智能制造領域,力爭在智能工廠、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集成應用和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等領域大顯身手。
依靠科技創新:黃河旋風從鄉鎮企業成長為世界著名超硬材料供應商黃河旋風的前身黃河磨具廠,是20世紀80年代長葛興起的鄉鎮企業。創立伊始,其就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
9月15日上午,黃河旋風科技部部長孟為民介紹,自成功介入人造金剛石生產行業以來,依靠雄厚的研發團隊,該公司率先成功開發出國內最大噸位的六面頂金剛石合成壓機,使合成金剛石的粒度、品質、數量大大增加,合成單晶由過去的單次13克拉提高到260克拉,綜合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公司已經裝機1300臺套,壓機臺數與產量處于行業之最,綜合效益比同行高35%。
黃河旋風依靠自主研制開發的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噸位六面頂壓機高溫高壓合成工藝和人造金剛石核心材料——粉末觸媒合成柱的生產制造技術,使金剛石產量比原工藝提高30%—40%,而且合成工藝設備節能30%以上,產品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近年來,黃河旋風還進行了“1—10毫米寶石級單晶合成技術研究”。該技術開創了中國超硬材料領域合成寶石級鉆石的先例。通過近年來的連續研究,目前,該公司的寶石級黃色、白色、藍色大單晶合成技術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合成出的寶石級大單晶最大尺寸可達10毫米,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現在,作為上市企業的黃河旋風已經是國內品種最齊全的超硬材料供應商,同時是全球第二大超硬材料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近30%。
研發中的新技術:將打破國外壟斷,可望使我國由超硬材料大國變為強國
去年,黃河旋風全力自主開發超硬材料表面金屬化單晶,并進行高品質微粉關鍵技術研發。這項研究已入選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受到專項資金支持。
據孟為民等相關專家介紹,金剛石微粉是當今國際上一種超硬精細研磨拋光材料,就其粒度而言,屬于微米、亞微米及納米粉體,生產工藝涉及機械、粉體工程、力學、物理化學、現代儀器與測試技術等多個學科。
超硬材料表面金屬化是指利用表面處理技術在金剛石表面鍍覆金屬,使其表面具有金屬或類金屬的性能。超硬材料表面金屬化是提高超硬制品性能的有效途徑。超硬材料微粉指粒度在亞微米至30微米之間的金剛石粉體,廣泛用于汽車、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環保、機械和光伏產業。
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成為超硬材料的世界生產基地,世界上90%以上的超硬材料為我國企業所生產,但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總的格局大而不強,超硬材料產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
在超硬材料單晶方面,國外自20世紀90年代就開發出超硬材料單晶金屬鍍覆技術,超硬材料產品包含鍍覆和非鍍覆兩大系列。相比之下,我國的產品99%屬于非鍍覆產品。即使是鍍覆產品,也僅僅停留在電鍍或化學鍍層次上,檔次相對較低。我國高端超硬材料的限制,已經極大地阻礙了我國高端超硬制品的研發和生產,成為國內行業發展的瓶頸。
超硬材料表面金屬化單晶及高品質微粉的成功開發,將填補我國在高端超硬材料產品方面的兩大空白,為進一步研發高精度、高效率的超硬制品奠定材料基礎,從而為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產品結構升級,打破國外壟斷,促進我國由超硬材料大國轉變為強國創造必要條件。
通過兼并重組:黃河旋風成功切入“工業4.0”智能制造領域
9月9日,上市公司黃河旋風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審核,該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無條件通過。
根據該公司此前公告,黃河旋風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匠智能)100%股權。
通過此次并購,黃河旋風將在超硬材料的現有業務基礎上,引入智能化生產設備和系統業務,成功切入“工業4.0”智能制造領域,有望成為國內第四次工業革命前沿企業。
明匠智能是國內較早從事“工業4.0”的企業。它立足于智能制造行業,定位為智能工廠、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集成應用和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提供商,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應用于汽車、汽配、電動車、倉儲等領域,并正在向家電、鋼鐵、鋼構、教育等領域拓展,是國內僅有幾家能夠打通智能核心零部件、軟件、本體制造、系統集成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之一,被工信部評價為“中國工業4.0 智能制造領軍企業”,并參與了“中國智能制造2025”指標體系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