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聯網思維”本身非常概念化,加上各路媒體和專家的輪番解讀,現在基本上已經面目全非。但這并不妨礙大家談論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解讀和見解。但在我...
“互聯網思維”本身非常概念化,加上各路媒體和專家的輪番解讀,現在基本上已經面目全非。但這并不妨礙大家談論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解讀和見解。但在我看來,互聯網的本質是信息。信息,構成了互聯網的全部。通信技術的進步使互聯網的本質在不斷地放大,所以我們看到了從早期互聯網的被動獲得信息進化到了今天隨時隨地的主動收發信息的變化。互聯網還有一個特質,就是網絡效應,比較有格調的說法就是“網絡外部性”:使用人數越多,價值就越大。所以互聯網幾乎是伴隨著技術和用戶規模的發展而演變的,也是市場機會的來源。當然,上面說的都是互聯網信息層面,并非商業層面。題目中所指的“互聯網思維”更具有商業指向性,在傳統制造業討論“互聯網思維”說白了就是“如何利用互聯網的特性擊碎傳統制造業企業的競爭壁壘”。
傳統制造業的商業模式,一個簡單的商業模型就是,先找到一個供需市場,生產有市場需要的產品,利用規模化和信息不對稱產生價格差,利用銷售手段把產品變成商品,從中獲利。大家都看得懂,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尤其是早幾年的互聯網產品形態,商品往往并非產品本身。這個就有點抽象了,一般人看不懂,而這種領域往往又是需要大量資本培育,產生高價值的網絡效應后才產生回報。一旦有某個企業利用互聯網的特殊性成功了,自然就需要有一個名詞來歸納它,所以有了“互聯網思維”。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世界是平的》,但互聯網確實把這個世界變的扁平了。它壓縮了信息的層級,互聯網的增長速度又使我們置身于一個信息爆炸式增長的空間中,我們可以快速地獲取、分享信息,這和早期的互聯網已經大有不同。你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個有無數節點的球形體,我們是一個一個的節點,節點與節點之間彼此相連,當我們需要連通某一個或大或小的節點時,就和吃飯動筷子那么容易。當一個商品企圖使用信息不對稱賺大錢時,市場競爭機制和獲取信息的便利性,則會使這個商品的獲利變得困難。而利用信息不對稱,是傳統行業的一個典型特征;消除信息不對稱,是互聯網的一個典型特征。
再說說商品吧,一分錢一分貨,恒古不變的道理。就算是互聯網企業,也沒有辦法在傳統制造業中用驚人的低成本造出超一流的商品,何況這還是傳統企業的強項呢。剛才也講到,互聯網的商業模型和傳統企業的商業模型是不一樣的,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互聯網具備網絡效應和信息屬性,它可以不依靠產品本身賺錢,這一點洽洽又是傳統企業最不能理解,最看不懂,又最不擅長的。所以在電商大行其道的這幾年里,你經常看到傳統企業挖走電商人才,但是也沒有成氣候,這是另一個話題,可以開新問題來細說。但總的來說,革自己的命,否定自己幾十年的經驗是需要勇氣的。而利益糾葛太深的磨料磨具行業傳統企業已經失去了這樣的行動力,今天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已經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問題。互聯網模式,產品可以不是商品,產品可以不賺錢甚至賠本賺吆喝,是互聯網的又一個典型特征。
總的來說,其實并沒有什么“互聯網思維”,有的將只是對信息和商業模式的重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