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核心提示:空氣質量連續六個月排名在全國倒數前十,其中連續三個月倒數第二,污染指數僅比倒數第一的唐山相差了0.11,名次差到“爆表”。今年上半年市區優良天數3...
核心提示:空氣質量連續六個月排名在全國倒數前十,其中連續三個月倒數第二,污染指數僅比倒數第一的唐山相差了0.11,名次差到“爆表”。今年上半年市區優良天數39天,比去年同期減少33天,PM10、PM2.5、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分別上升了13.7%、18.2%、10.8%,超出京津冀平均水平。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動員大會了解到,定調“背水一戰”,因為空氣太差,鄭州市即將被環保部約談。

拆遷工地依然是揚塵的主要來源
空氣惡劣程度超“老牌霾團”鄭州將成首個被約談的省會城市
“上半年平均排名倒數第四,惡劣程度已超過京津冀地區的平均水平。”昨日會上,鄭州市副市長張俊峰介紹鄭州市大氣污染現狀的嚴峻。
今年上半年,鄭州市空氣質量排名月月都在全國倒數前十,4至6月更是滑到倒數第二,連續3個月交上最差成績單,這也是有AQI(空氣質量指數)監測排名以來的最差半年。
張俊峰介紹,今年上半年,市區優良天數39天,比去年同期減少33天,重度及以上天氣29天,同比增加了9天。PM10、PM2.5、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分別上升13.7%、18.2%、10.8%。空氣質量綜合指數7.43。在全國74個城市排名倒數第二,比倒數第一唐山市僅相差了0.11。
“已被確定為要約談的城市,鄭州也將是全國第一個被約談的省會城市。”張俊峰表示,3月下旬國務院組織環保、工信等到我省考察大氣污染工作時,將鄭州市列入必查單位。檢查后指出,鄭州市大氣污染指數居高不下,主要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超過京津冀地區的平均水平。
對比
好天率升著升著今年降了等了半年才有首個“優”
“回顧治霾路,鄭州在深霾中艱難爬坡上升,但是到今年,卻在兄弟城市們紛紛轉好的情況下往下‘禿嚕’了!”昨天,環保部門一位監測人員告訴大河報記者。
他跟記者講述了2012年至2014年3年的測霾見證。對比之下,2015年鄭州空氣質量急轉直下。今年前6個月空氣質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呈惡化趨勢,優良天數同期對比,從2014年的73天變成2015年的39天,減少了近一半。等了“鄭州藍”半年,直到今年6月24日才迎來今年的第一個“優”。
前三年鄭州空氣質量情況
2012年
鄭州有319天,即全年87.2%是優良天氣。按照當年標準,鄭州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為不合格(三級標準);市轄五縣(市)一區里,只有新密、新鄭、滎陽、登封和中牟稍好,達到二級標準。
2013年
2013年,包括鄭州在內,全國有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標準由API向AQI(空氣質量指數)“升級”。從這一年下半年開始,鄭州逐漸淡出全國“倒數第十”的行列,優良天數為218天,達標率為35%。
2014年
2014年,鄭州的成績單開始有起色,全年有163個好天氣,達標率升至44.7%。同時,PM10平均濃度為1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PM2.5平均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
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鄭州1月份排名倒數第五,2月份倒數第六、3月份倒數第四、4月份倒數第二、5月份倒數第二,這也是自2013年啟用AQI標準以來,鄭州在全國中的最差名次。
約談分析 污染嚴重可能帶來“限批”等實質性處罰
約談會談什么?記者了解到,環保部約談地方政府,通常都是地方政府有違反國務院相關要求的情形,約談的對象都是地級市的市長或者分管環保的副市長。
根據環保部約談暫行辦法,被約談的地方政府需要進行環境整改,其具體方案要在15個工作日內報送環保部。而結合整改的進展和難易程度,環保部給地方的整改時間最長不會超過半年。
鄭州市市長馬懿表示,通過前期溝通了解,本次約談以“警示”為主,但是需要正視,污染嚴重有可能帶來“限批”等實質性處罰,這無益于鄭州城市發展和民生利益。
質疑
年年治為啥霾源不降反升?聽聽他們咋說
副市長張俊峰這樣說:重視還不夠仍有三成工地治污不達標
“從根本上來說,重視不夠。”張俊峰坦承,鄭州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市開發進程快,人數、機動車數量急劇增加。“一些領導對大氣污染的嚴峻性認識不夠,沒有真正重視起來。道路揚塵、企業偷排等現象存在。覆蓋全市的空氣質量監測體系作用發揮不夠。”
他說,“當前,揚塵污染是鄭州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在工地揚塵方面,工地覆蓋和硬化不到位,仍然有31%的工地不達標。”
環保專家張瑞芹這樣說:鄭州“霾三樣”其實仍是工業、汽車尾氣和揚塵
“治霾,老百姓要的是結果。”昨日,鄭州大學環境與科學學院院長張瑞芹教授表示,京津冀地區出現較大轉機值得鄭州思考,除了財政上的投入外,該地區將污染企業的外遷落到了實處,企業的排放量也有相對明朗的清單。
她表示,河南省特別是鄭州市,目前大氣中主要或首要污染物是PM2.5或PM10。PM2.5、PM10有來自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物,也有氣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機揮發物等經過光化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循著這些污染物去找,工業、汽車尾氣、揚塵都是霾的來源。”此外,今年一季度,鄭州氣象擴散條件非常不利,污染變重。
環保監測人員這樣說:霾重主因還是污染基數大氣象地形也不給力
“首先,根本上還是咱污染基數大,其次才看氣象的原因。”昨日,環保監測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季度拉了鄭州的后腿,上半年出現過擴散條件不利的天氣,這在4、5、6三個月已經逐漸改善。
該負責人表示,鄭州各區治理力度差不多,但地形地理位置有差別,有的區上半年或者某月趕上拆遷力度比較大,治理排名就會靠后。另外,由于地形和氣象的綜合因素,冬季鄭州東部的城區邊緣會比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