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商務部周二稱,中國外貿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沒有根本改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挑戰和壓力還在增大,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商務部網站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
中國商務部周二稱,中國外貿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沒有根本改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挑戰和壓力還在增大,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商務部網站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并指出,中國外貿仍具備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條件,出口的產業基礎堅實,同時國家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2015年進出口有望實現相對穩定增長。
“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外部需求不振、傳統競爭力有所弱化、外部限制措施增多等諸多挑戰,加上國際市場份額已處較高水平、進一步提高份額難度增大,中國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報告并指出,外貿將更易受市場需求變化、匯率漲跌等短期因素影響,波動更趨頻繁、幅度更大。
在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背景下,各國消費、投資需求普遍不振,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外部需求仍不穩固。同時,中國出口產業競爭力無論是高端還是中低端亦均面臨挑戰,而且國際競爭手段花樣翻新。
“中國高端出口產業遭遇來自發達國家的更大競爭壓力,中低端出口產業面臨周邊新興經濟體追趕,一些在華投資企業產能向發達國家回流和向周邊新興經濟體分流,競爭優勢有所弱化。”報告稱。
報告并援引數據指出,2012年以來,全球貿易量增速連續三年低于世界經濟增速。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15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4%,增速比2014年提高0.9個百分點,但仍明顯低于1990年以來5.1%的平均增速,且這一預測仍面臨下調的可能。
2015年前兩個月,WTO監測的70個主要經濟體出口額同比下降9.1%,為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一些國家把匯率作為提振出口、刺激經濟的重要工具,力推本幣貶值,導致人民幣被動大幅升值,嚴重影響了中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報導提到,2014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6.4%,2015年一季度又升值4.2%。
海關此前數據顯示,中國3月出口增速降至13個月低位且遠遜預期,貿易順差從紀錄高位驟降。一季度外貿總值呈兩位數同比下滑,3月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掉頭回落,預示二季度乃至全年外貿形勢仍然困難。
不過報告亦提到了中國外貿可能面臨的一些積極因素。中國出口的產業基礎堅實,出口產業鏈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未來資本品、中間品出口有望迎來繁榮期。
此外,中國對外投資合作進入快速發展期,有望帶動大型成套設備及零部件、工程物資等出口。再加上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降低了中小企業出口門檻,有望成為出口的重要增長點。
“中國政府堅持發展對外貿易,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改善財政和金融服務,通過商建自由貿易區等方式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將有力地促進外貿發展。”報告稱,綜合來看,在外部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情況下,2015年全年中國進出口有望實現相對穩定增長。
報告還認為,2015年世界經濟將延續溫和復蘇態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際競爭更加激烈。中國經濟開局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但仍面臨下行壓力。
“從國內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當前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困難和挑戰有所增多。”報告稱,工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劇,房地產市場調整加深,加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銀行壞賬率持續攀升,增加了財政金融風險。
工業,投資,外貿景氣的全面回落致中國一季度GDP創出六年來低點,同比增幅勉強落在7%這一年初確定的增長目標上。盡管數據與市場預期基本相符,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的現實也讓二季度能否守住7%存很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