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冬季的逐漸降臨,氣荒的考驗再一次擺在了主管部門和供氣企業面前。國家發改委10月22日發出通知,預計今冬明春我國天然氣供需總體偏緊,華北、西北等部分地區高峰時段矛盾突出。如遇持續...
隨著冬季的逐漸降臨,氣荒的考驗再一次擺在了主管部門和供氣企業面前。國家發改委10月22日發出通知,預計今冬明春我國天然氣供需總體偏緊,華北、西北等部分地區高峰時段矛盾突出。如遇持續低溫天氣,形勢將更趨嚴峻。
在要求現有氣田保持滿負荷生產的基礎上,通知特別提到,要統籌利用非常規資源,包括煤層氣的就近并網,以及加快頁巖氣的開發進度。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此前發布報告預計,2014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1325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600億立方米,總供給量1925億立方米,而我國天然氣需求量為2061億立方米,總缺口136億立方米。
這一數字要遠遠高于2013年67億立方米的供需缺口。
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天然氣運行情況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290億立方米。同期,天然氣產量為932億立方米,進口量為424億立方米,其中,管道氣進口增長明顯。
盡管產量有所增長,但從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表觀消費量和產量的差距在進一步擴大。
“最近兩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速為8.4%,明顯低于需求的增長。”中石油的分析報告稱。
發改委在通知中要求,要保持現有氣田滿負荷生產。加大長慶、塔里木、青海、西南、大牛地、荔灣3-1和東方1-1等主力油氣田的開發力度,優化開采方案,防止氣井產量下降。另外,積極推進西南地區磨溪、元壩、川西中淺層等新區產能建設,加強新井投產的組織管理,加快試氣和地面工程建設,確保新井及時接入集氣管網,力爭在用氣高峰期到來前,形成有效供應能力。
但是在產量和消費量進一步拉大的情況下,進口成為主要的彌補方式。中石油報告預計,今年我國進口天然氣量約為600億立方米。發改委要求,中石油要加強與中亞資源國家的銜接協商,協調烏茲別克斯坦盡量保障管道進氣量,哈薩克斯坦盡可能減少下載量,努力實現進口管道氣穩定供應。
通知也特別提到對非常規資源的利用,包括及時解決內蒙古大唐、新疆慶華等煤制氣生產和供應中存在的問題,力爭平穩運行。對于未與主干管網連接的煤層氣資源,要爭取就近并網或以CNG(壓縮天然氣)、LNG等形式參與地方保供。此外,加大重慶涪陵、四川長寧-威遠等頁巖氣開發項目建設力度,努力增加非常規天然氣供應。
中石油報告預計,在2014年國內天然氣1325億立方米的產量中,常規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合計產量1310億立方米,煤制氣15億立方米。近日,記者從中石油獲悉,公司已經在四川盆地鎖定了長寧、威遠、富順-永川三個頁巖氣區塊。其中,長寧和威遠產量預計明年將均達到10億立方米,富順-永川為1億立方米。
不過,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也對記者表示,非常規資源只能作為常規天然氣的補充,并不能發揮太大功效,煤層氣、煤制氣、頁巖氣、致密氣等產銷狀況與行業預期和產業規劃有一定差距,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氣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