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第一臺電火花加工機床誕生于1954年。1958年研制成功的dm5540型電脈沖機床具有效率高、電極損耗小的優點,從而開始了電加工機床進入以模具加工為主的時期。“鋼打...
中國第一臺電火花加工機床誕生于1954年。1958年研制成功的dm5540型電脈沖機床具有效率高、電極損耗小的優點,從而開始了電加工機床進入以模具加工為主的時期。“鋼打鋼”電加工工藝的研究成功解決了電極與沖頭的配合問題,這使電加工機床在模具(特別是沖壓模具)加工中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1965年出現的晶體管脈沖電源的沖d6140電火花成形機床拓寬了電加工在型腔模具加工中的應用。可控硅電源和晶體管電源的電加工機床,在70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它們與不斷完善的平動頭相結合,使型腔模電火花平動工藝日趨成熟,促進了型腔模電火花加工的新發展。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從60年代起得到迅速發展。1964年中國開發了光電跟蹤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和快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1969年出現快速走絲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2013年,我國數控電火花機床行業需求達到了29.28億元,同比增長了32.3%。

數據來源:尚普咨詢
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80年代電火花機床有了新的突破,陸續出現了一些高性能的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80年代中國還自行開發了場效應管脈沖電源、數控平動裝置及工藝技術和低速走絲線切割技術,使中國的數控電火花加工得到迅速發展。隨著中外合資企業生產電火花加工機床和引進數控電火花加工技術及機床,電火花加工機床在中國模具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中國90年代生產的hcx250、dk76、cc100、dk7632等數控低速走絲線切割機床對沖壓模具加工來說,不論從工藝、技術、功能、加工精度、效率,表面質量及對超硬材料的加工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s205tnc、hcd400k、gw7452、sc110、sf310、b50等一系列性能價格比極具競爭力的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的出現,使中國的電火花成形機床在模具工業的應用,更展示了它們的多功能、高精度、穩定可靠、價格適中等優點。
美國、英國、俄羅斯都高度重視數控電解加工技術的研究并已得到應用,在新型航空發動機及航天火箭發動機的研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ge公司和德國dorner公司的五軸數控電解加工,美國、俄羅斯仿形電解加工帶冠整體葉輪代表了數控電解加工整體葉輪的國際先進水平。
在現有發展水平上edm機床呈現的多樣性給人以較深刻的印象。例如對于同樣規格的機床,瑞士與日本的著名電加工機床制造企業都劃分為若干個型號,再以配置的不同擴展出若干個品種。這對于用戶來講就有了很大的選擇余地,這是電加工機床行業為適應自己的服務對象,如汽車、家電、it業等提出的多品種少數量化的發展趨勢的一種正確應對,也是edm技術成熟的充分表現。
尚普咨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數控電火花機床行業深度研究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品種的多樣性必然帶來性能的個性化。有一些產品的性能基本上就是為用戶量身定做的,這是因為存在著有別于傳統市場的個性化市場,同時在一般性的市場中存在著有某些方面的共同要求的細分市場。這主要是指為適應某些特殊強度的作業、特殊的材料、特殊的零件與結構而開發的在結構與功能方面專用的電火花加工機床以及提供的專門的即個性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