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記者從山東省臨沂市國土資源局獲悉,中國礦業聯合會日前下發通知稱,經過專家評審,臨沂市被命名為“中國金剛石之都”。據臨沂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彥普介紹,臨沂市是我國第一個重要的金剛石原生...
記者從山東省臨沂市國土資源局獲悉,中國礦業聯合會日前下發通知稱,經過專家評審,臨沂市被命名為“中國金剛石之都”。據臨沂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彥普介紹,臨沂市是我國第一個重要的金剛石原生礦開發基地。位于臨沂的建材七〇一礦是國內最早形成一定生產規模的金剛石原生礦,也是目前惟一規模化生產經營的金剛石礦山。
臨沂金剛石出土歷史悠久。據資料記載和民間相傳,臨沂市下轄的郯城地區在明朝時期就有金剛石出土。因該區為金剛石砂礦,常有金剛石被發現,其中以郯城于泉東四嶺、神泉院一帶發現最多。
山東金剛石資源調查工作始于19世紀后期德國地質學家F·V·李希霍芬對郯城砂礦的調查。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日本人在臨沂和郯城等地進行過金剛石砂礦調查。20世紀50年代初,地質部曾幾次派人在臨沂、蒙陰等地進行過金剛石砂礦調查。
山東省卓有成效的金剛石地質勘查工作起于1957年。20世紀60年代中期,地質工作者開始金剛石原生礦找礦工作。在1965年~1979年,地質工作者共找到金伯利巖巖管10個、金伯利巖巖脈47條、金伯利巖巖床1個。經過勘探評價,有25個金伯利巖體中的金剛石含量達到工業要求,探明大型原生礦2處、小型礦床3處。
近年來,臨沂市把金剛石作為優勢礦產列入《臨沂市礦業經濟發展規劃(2012年~2020年)》,編制了優勢礦產資源產業發展方案,將蒙陰縣、平邑縣、費縣和郯城縣列為金剛石原生礦重點調查評價區和深度找礦重要成礦區,又查明金剛石資源儲量174.7萬克拉。
李彥普稱,金剛石礦是臨沂市的特色和優勢礦產資源,產量居全國第一位。可以說,臨沂市金剛石工業發展史代表了我國金剛石工業發展史。
2013年,中國地調局在臨沂召開華北陸塊區金剛石找礦工作部署研討會,把臨沂作為全國金剛石找礦重點區域。截至2013年底,臨沂市境內查明金剛石原生礦資源儲量與金剛石砂礦資源儲量共計1235.39萬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