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由中原工學院申報的“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準建設。這是河南省高校獲批的第三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標...
近期,由中原工學院申報的“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準建設。這是河南省高校獲批的第三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標志著河南省高校在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河南省是超硬材料生產大省,產值占全國的80%以上,是科技部批準的全國“國家火炬計劃超硬材料產業基地”,承擔了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特色產業鏈國家重大研究項目。此次中原工學院“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獲批建設,必將對河南省乃至全國超硬材料有關的新材料產業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中原工學院院長、聯合工程實驗室管理咨詢委員會主任崔世忠,聯合工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王秦生在采訪中介紹,該聯合工程實驗室將針對制約金剛石鋸切工具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瓶頸難題,圍繞金剛石線鋸、有序排列工具、釬焊金剛石工具、自蔓延制備高精超硬陶瓷工具和超硬復合材料制品等重點方向組織開展聯合攻關,為促進超硬材料及制品制造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配套的技術支撐,促進河南省該產業結構調整。
近幾年,中原工學院學校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學校不斷發揮人才、科研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整合資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申報工作。學校黨委書記謝振山、院長崔世忠和副院長董丞明等先后組織召開了多次協調會,并帶隊深入材料與化工學院實驗室現場實地考察,對實驗室現狀進行摸底調查,成立由科技處和材化學院共同組成的工作組,詳細制訂申報方案。學校根據國家實驗室建設要求,不斷加強在超硬材料制品相關科研方向的軟硬件投入,在人員、場地、設備、項目等各方面給予支持。目前,該工程實驗室用房總面積達2600m,擁有各種實驗儀器設備400余臺套,設備總值達3400余萬元。該實驗室現有研發技術人員60多名,其中教授(教授級高工)22名,博士(后)24人;現有金剛石鋸切工具研究室、熱壓燒結制品研究室、超硬復合材料研究室等8個實驗分室,建有18個產學研基地;前期已發表與超硬材料及制品相關科研論文200余篇,授權或受理相關專利5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5項。
該校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在未來的建設中將以中原工學院科技園區建設為依托,自主研制金剛石三維有序排列關鍵設備、金剛石鋸片激光焊機等裝備,初步建成中試基地和產業化基地。通過新技術、新裝備的實驗和推廣,使金剛石行業有序排列生產效率提高3—5倍,鋸切工具生產成本降低30%以上,計劃在2015年科技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并突破制約金剛石鋸切工具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研究開發并產業化生產制造出技術含量高、性能優良、質量穩定的高效精密金剛石鋸切工具,為國內裝備制造業、提供高性能超硬材料及制品,特別是為大重型數控機床、高效精密數控機床、CNC多功能加工中心以及高速及超高速切削、精密及超精密切削、微細切削、硬態切削、干切削等先進制造技術和難加工材料提供高效精密磨具,為國防領域、重大基礎裝備領域提供更有力的技術和產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