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機床工具行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矛盾已有所改善,但尚未有效緩解,國產低端產品需求大幅減少,中高檔機床需求緩慢上升。繼金融危機后進口首次出現兩位數負增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機床工具行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矛盾已有所改善,但尚未有效緩解,國產低端產品需求大幅減少,中高檔機床需求緩慢上升。繼金融危機后進口首次出現兩位數負增長,但因基數大,進口額仍處高位。國際市場繼續呈現不同程度復蘇,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繼2012年走勢增速繼續回落。一、1~3月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及進出口統計
1. 國統局統計口徑行業主要經濟指標
(1)機床工具行業
國統局數據顯示:(自2013年一季度始,國統局不再提供機床工具行業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產銷率以及成形數控機床產量等指標)
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653.3億元,同比增長13.6%。
機床工具行業實現利潤84.4億元, 同比增速為0.7%。
機床工具行業本期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9.2%,比2012年同期增速減少6.3個百分點。
(2)金切機床行業
金切機床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5.6%。
金切機床行業實現利潤7.0億元,同比減少4.8億元。
金切機床產量為172303臺,其中數控機床產量達到40328臺,分別比同期增長-9.3%和-13.7%。
(3)成形機床行業
成形機床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47.7億元,同比增長12.1%。
成形機床行業實現利潤8.1億元,同比增加1.3億元。
成形機床產量為41689臺,同比增長-14.3%。
2. 重點聯系企業統計口徑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重點聯系企業總計220家,涉及8個小行業,重點反映機床工具行業主業的情況,其統計結果與國統局統計的8個小行業5168家企業的行業數據反映的行業走勢有較大差異。
重點聯系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6%;產品銷售收入同比降低0.4%,其中3月份當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54.0%。
金切機床產值同比增長-12.1%,其中數控金切機床產值同比增長-4.4%。金切機床產品銷售收入增長-2.8%。金切機床產量同比增長-20.4%,其中數控金切產量同比增長-6.3%。
成形機床產值同比增長-5.1%,其中數控成形機床產值同比增長-0.1%。成形機床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4%.產量同比增長-24.9%,其中數控成形機床產量同比增長-7.8%。
滾動功能部件和機床附件兩個小行業工業總產值下滑幅度最大,同比增長分別為-30.2%和-28.1%,其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6%和-24.2%;機床電器和量刃具小行業產值分別同比增長-8.0%、-3.4%,其產品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1%和-4.8%;數控系統小行業產值微增2.6%,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5%;超硬材料行業增長突出,產值同比增速為21.7%,收入同比增長21.1%。
3. 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情況
機床工具產品累計進口40.5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27.0億美元,同比增長-14.5%。金屬加工機床中,金切機床進口21.5億美元,同比增長-15.2%;成形機床進口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8%。
機床工具產品出口20.9億美元,同比增長0.3%;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6.8億美元,同比增長7.6%。金屬加工機床中,金切機床出口4.1億美元,同比增長-4.5%;成形機床出口2.6億美元,同比增長34.1%。
二、行業經濟運行特點
1. 運行趨勢基本止跌企穩
據對一些企業的調查顯示,大多主機廠一季度運行有其共同點,即1月、2月形勢較差,3月份中檔機床有所好轉,低檔產品恢復性微量反彈,重型機床下滑嚴重。后市雖不明朗,但投資等積極因素已顯示出市場止跌跡象。
重點聯系企業(部分)的新增訂單顯示,截止到3月份新增訂單已經連續22個月為負增長,但降幅已從之前的兩位數迅速收窄至1.8%;3月末在手訂單降幅為17.3%,也有所收窄。由此可以初步判斷市場基本探底企穩,但是是否能穩步回升向上仍需觀察。
2. 市場需求迅速升級,結構矛盾日益凸顯
近年來制造業產業升級步伐加快,但我行業的產業和產品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矛盾等問題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對于不同用戶領域的新需求難以勝任。例如:新的內燃機排放標準帶來的新一輪的設備更新;航空航天領域,軍工領域的高、精設備和專用設備;通用機械領域的自動化成套解決方案等,多數企業面對這部分市場需求,卻力不從心。主要因素有三:一是中、高檔產品競爭力薄弱;二是產能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失衡;三是產業鏈不完整。
3. 進口增速下滑,但絕對值仍處于高位
盡管進口出現負增長,但由于基數大,進口絕對值仍處于高位。
進口負增長的原因有三:
一是進口機床對市場低點的滯后效應。2012年國內機床行業運行走勢先高后低,以金切機床行業為例:從4月份開始至9月份,產值一直處于谷底,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國內市場需求處于低位。而進口機床一般存在半年以上供貨周期,所以從2012年四季度開始機床進口進入下滑通道,故2013年一季度機床進口額呈負增長,反映了當時市場的低迷狀態。
二是用戶產業升級,帶動需求向高端產品發展,但市場整體下滑,使在進口中占比大的中檔機床進口減少。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來源顯示:一季度我國機床進口平均單價提升了5526美元;從德國和美國機床進口額同比增長均超過20%;而從韓國進口機床金額同比減少40%、日本減少34%、中國臺灣地區減少26%。整體市場結構變化,是以中檔機床為代表的韓國、中國臺灣地區進口額下降的主因。但是從日本進口的迅速下滑可能還有其他因素。
三是受國內市場下滑影響,零部件及刀具用量減少。我國機床行業本身需要進口的功能部件和零部件進口同比減少22%;作為易耗品的切削刀具進口同比微跌1%。
4. 出口增速繼續下滑
我國機床工具出口增速從2012年伊始就明顯處于下行通道,2013年全年很難有樂觀的估計。前3個月的正增長很大程度是由于大型成形機床成套設備出口所致,不具備持續性。除此以外,金切機床出口已負增長,單價也有所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附加值較高的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的主體是外資企業,份額已接近四成,且出口平均單價是整體均價的2.6倍。
出口市場中,美國同比增長68.2%,俄羅斯也有不俗的表現,拉美地區的墨西哥、委內瑞拉繼2012年快速增長后,2013年勢頭不減,成倍增長。上述地區增長較快的機床產品主要是成形機床。
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 國產高檔機床市場需要進一步培養
中低端機床工具市場需求萎縮已長達兩年,大多數企業加大了產品結構調整的力度,推出了中高檔產品和適應高效生產的生產線產品,但大多未能批量進入市場。本土企業品牌影響力不強,對高端用戶工藝了解不深入,以及尚未通過現代化的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效果等原因,致使國產高檔機床難以形成成熟的商品。因此,目前如何利用好政策和市場引導,使企業的產品開發機制進入良性循環是當務之急,有助于中高檔機床真正進入市場。
2. 機床工具行業必須和主要用戶行業共同成長
縱觀德國、日本、韓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史,都是和汽車行業同步崛起的。而我國汽車業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的加工,都是引進的國外生產線。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并未因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而獲得質的大幅提升。所以,盡管汽車是機床的最大用戶行業,但事實上,核心領域一直主要被進口產品占領。
新的排放標準出臺,意味著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新裝備的投資。我行業企業須緊跟用戶領域新的需求,集中企業,甚至行業最優良的資源,追趕用戶的發展步伐,實現與用戶行業共同成長,從而拓展市場份額。
3. 大陸企業采購零部件價格高于臺、韓企業,影響大陸中端產品競爭力
由于大陸企業產業化水平不高,一次性零部件采購量較少,以及經銷商控制價格等因素,大陸企業無論是進口歐美日零部件,還是中國臺灣零部件,采購價格均高于中國臺灣、韓國企業20%~30%。這使得國產機床整機價格不僅無優勢,而且有高于臺、韓機床的趨勢。
如果大陸企業不能有效解決零部件的采購價格,隨著大陸人工成本的上升,我們將無任何價格優勢可言。而且由于企業的利潤率相差較大,我們很難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況,差距將越來越大。國內勞動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引起的生產成本上升,導致我國企業競爭力在逐漸減弱。
ECFA“早收清單”實施兩年以來,降稅產品如數控車床和數控平面磨床對行業企業造成極大沖擊。臺灣機床工具產業針對市場需求量最大的中端產品市場,通過高度社會協作,使產業化水平、服務能力以及市場開拓能力,特別是國際渠道鋪設能力等整體水平高于大陸。在大陸市場,未列入“早收清單”的產品,在有關稅的情況下,陸臺價格差異已不明顯。而在海外市場,大陸同類產品很難與臺灣競爭。
四、小結
一季度行業走勢與市場需求情況可以看出,中高端市場需求,特別是航空航天、鐵路、汽車等行業對高端產品市場拉動較為明顯;由于我行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特點,行業低端產品的產能過剩仍較為嚴重;盡管市場信息量開始增多,但真正實現銷售還有待時日,雖目前可以看到行業經濟運行下行走勢已經出現企穩勢頭,但是市場前景并不明朗。
多晶硅料、硅片價格結束下跌 組件依然上漲
本周多晶硅料、硅片價格結束一個月來的下跌趨勢,與上周價格持平,下游電池片價格開始疲軟,組件價格仍然保持堅挺,上漲0.27%。
本周多晶硅料價格基本穩定,大多數廠商寄希望于國內的政策扶持,漲價預期較強,因此成交價格堅挺,但實際成交量不多,預計價格上漲的空間較小,價格將維持一段時間的平穩。
本周硅片價格整體平穩,本周初受歐盟雙反臨近的影響,硅片整體需求略有縮減,部分以維持老客戶為主的廠家出貨較為穩定,多數廠家仍以自用或代工為主,中小企業多已經停產,雖然近期出臺的歐盟雙反初裁結果好于預期,但據部分硅片企業反饋,需求情況依然不好,但受硅料走強的影響,預計硅片價格也將保持平穩。
本周電池片價格開始走軟,多晶硅電池片價格下跌0.24%,單晶硅電池片價格下跌0.17%,雖然本周由于歐盟雙反稅率的結果公布,市場略有回暖,多數廠家反應詢單的人數在增加,但是在實際成交并無多大起色。
本周組件價格小幅上漲,相對上周價格上漲0.27%,目前除了歐洲市場外,其他市場總體出貨良好,且付款方式較好,并且訂單多向優勢企業集中,而大部分小企業開工不足,經營遇到較大困難。
歐盟宣布自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若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歐委會的裁決結果好于市場對于初裁的預期,實際的改變是此前態度非常強硬的歐盟委員會做出了實質性的讓步,使得在兩個月的談判期內中歐雙方達成和解的概率大大增加。對國內光伏行業是重大利好。目前我們推測比較可能的和解方案是限制出口總量限制以及我國企業做出價格承諾。如果達成和解協議,國內光伏企業受到的長期影響會逐漸弱化。雖然歐洲“雙反”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中歐雙方能否在兩個月的緩沖期內達成和解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預計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年限等政策細則的出臺不會受到影響。我們維持國內新增裝機10GW的預期,繼續推薦陽光電源。此外國內補貼方式轉變及日本需求旺盛利好單晶產品。